朱耀灵在上港集团停留到了八月初,这段时间上港集团设计试飞成功的各种小飞机也都陆续出海了。
在史密斯家族的运作之下,老美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也没有对这些飞机设置什么障碍。
而麦道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最后干脆也就放弃了,波音更是没有把这些单人双人和那些农用和体育小飞机当回事。
虽然老美的一些靠着生产这些小飞机吃饭的公司提出了抗议。
可是在面对史密斯家族集团的时候,他们的声音根本就没有人会当回事。
至于那些小公司会不会因此而破产?那更是没人在乎。
在老美每天都有着无数的公司破产,也有着无数的新公司诞生,你要是想在这片土地上活下来,那么你就得想办法去争,去抢。老美的市场,不会因为你生在这个国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钱包,来决定买谁的东西。
而出乎老乔治预料的是,上港集团发过来的这些小飞机,一进入到老美市场之后,就引起了老美市场强烈的兴趣。
从最低端的只有几千美金的单人运动型小飞机,到价值三十多万美金,用运五为基础,重新改造设计的专门喷洒农药的农用飞机。
从能载客十二人的短途客运飞机,到可以在距离八百公里之内的两个城市之中,进行短途运输的小型运输机。
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受到了客户们的热烈欢迎。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当一个能够比本土相同类型的飞机便宜四分之一,而且还非常安全的飞机出现在你的眼前时,你还会去买那个贵的吗?
那可是最少能节省下来百分之二十五的成本呢,一百美金能够省下来二十五美金看着不多,但是一千美金呢?一万美金呢?
这么一算可就不是小数目了。老美现在蓝领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也不过才两千多美金。
你要是买个一万美金的飞机,那你就能省下来一个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呢。
而上港集团的所有小飞机还有一个受欢迎的地方,那就是省油还有就是维修简单。
那些单人运动型小飞机上使用的的双缸水平对置活塞发动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四缸小型双人运动飞机就不说了,那都是非常简单小东西,油耗也不大。
就说以运五改型的农药喷洒飞机和客/货两用运输机。
运五原来的九缸星型发动机的空中每小时耗油量是一百五十升,这个耗油量按着国内民用飞机来讲也不能算是省油了,但也不能说太费油,只能说是将将及格。
于是在上港集团通过几个月的改进,硬是把耗油量从一百五十升/小时,给拉到了一百二十升/每小时。
这样一来,这台发动机的竞争优势出来了。
而在老美,他们的航空发动机和他们的汽车一样,只要功率不考虑经济,所以他们的航空活塞式发动机大都是油老虎。
在以前的时候,因为燃油极度便宜,老美那边的市场还没把这种高油耗当回事,可是经过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折磨后,老美的那些小飞机用户们也开始注重起油耗了。
所以上港集团这款改进型的九缸星型发动机,在这种轻型飞机市场上就有了非常大的优势。
它那相对于老美这边的活塞式发动机,以每小时空中耗油量能减少三分之一的优势,就被那些农场主还有主要经营小城市之间的货运、邮递和短途客运的小公司所看中,因为他们更在乎成本。
而且这些飞机也分了高中低三个档次,价格不同,档次也就不一样,让这些人的选择空间也就更大。
而且上港集团生产的小飞机,对于在维修简单化上更是做到了极致,机主只要能够看的懂维修手册,并且懂得一些机械维修的手艺,那么他就可以用随机配送的工具箱,维修这架飞机所有中级以下的维修工作。
而在老美,维修工人的费用可是不低的。
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飞行安全,省油,维修还方便,这样的小型飞机在老美不火都是怪事,再加上史密斯家族汽车/飞机销售连锁店的大力推动,一时间,上港集团的小型飞机在老美这里竟然卖出来了一个小高峰。
现在上港飞机制造集团下属的小飞机制造厂,他们眼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使得他们这个厂子也开始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增加产能。
当朱耀灵离开魔都上港集团后,他的包机直接降落在了大连机场。
他来到这里,是因为那条十万吨巨轮就快要下水了。
这条十万吨级的集装箱巨轮,在历时接近两年时间的建造后,终于要开始了它的征程。
按着正常的进度,在已经有了图纸,并且龙骨都已经锻造完成的情况下,是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
但是因为这是大港造船集团第一次建造十万吨巨轮,在实际的操作经验上还有很多欠缺,所以这一条船就成为了整个造船厂的学习基地。
上到工程师,下到普通工人,就连杨建国他们这些管理层也一样,都在这条大船上吸收着各自的知识和经验教训。
包机落地,下飞机之后的朱耀灵坐上了前来迎接他的DL市姜高官的车。
车上姜高官对朱耀灵说道:“朱董事长,冯老还有省赵高官和刘高官,还有接替冯老工作的吴高官,昨天上午就一起来到了大连。
京城的一位首长和海军的首长刘老昨天下午也一起到了。
他们昨天就去了造船厂,现在正在招待所休息,您是先去船厂还是先去见冯老他们。”
朱耀灵则笑着说道:“那还是麻烦姜高官把我给送去招待所吧,麻烦您了。”
姜高官赶紧说道:“不麻烦,不麻烦,我也是要去见赵高官的。”
朱耀灵现在的社会地位虽然可以说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他不管到哪里,对任何人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任何人在他的面前,都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给所有人以尊重,这是朱耀灵两辈子的社会阅历告诉他的处世之法。
你尊重别人,虽然不一定会得到一个朋友,但是如果你不尊重别人,那么你一定会得到一个敌人。
而当你敌人遍地的时候,除非你是龙傲天,否则你就死定了。
招待所套房的客厅里,赵高官和冯老,还有京城来的首长以及海军的首长刘老等六人,正坐在一起谈着话。
海军的首长此时正笑着对冯老说道:“老冯啊,你这个孙女婿可真的是了不得啊。
这个造船厂合资了才几年?两年多,不到三年吧?
这么短的时间里,就造出来了十万吨级货轮,还是集装箱货轮,这可真的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啊。
尤其是我听说,你的这个孙女婿为了培养这些造船工人,生生的把整个造船速度给拉低了一半。
有气魄。
如果他是个军人的话,足可为一军之帅了。”
冯老听后则是哈哈笑道:“那孩子还年轻,虽然取得了点成就,可那也是运气使然,再加上他们家里的帮衬,这才有了点微不足道的小成就,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就说现在这条十万吨的集装箱货轮吧,那也不过是机缘巧合,我那孙女婿买下老美的那个船厂的时候,正好他们有一个设计好了,也锻造完龙骨的一条十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还没有正式开工。
所以那孩子就一起给买了下来,要不哪能这么容易的就弄出这么一条大船出来。
要是没有在龙江一重那个正在建造的六万吨锻压机,那在我们这条船之后,再想造这么大的船可就困难了。”
冯老的话语间都是谦逊之词,也把朱耀灵说的几乎是一无是处,可是那脸上眉飞色舞的表情,却让身边的这几位都是哭笑不得。
那位刚刚接替了冯老的吴高官这时说道:“老冯,看你的意思,你是对你这个孙女婿不太满意啊。
你要是真的不满意,那我就勉为其难的帮你个忙,我那孙女今年刚考进华清大学,今年也十八岁了。
朱耀灵那孩子在华清大学可是偶像级的存在,我那孙女对那孩子可是崇拜的不得了。
要是老冯你不满意,那我可把我孙女介绍给朱耀灵那孩子了,要是他们真的成了,你可不要后悔。”
冯老这时赶紧说道:“去去去,我那孙女婿和我孙女关系好着呢,明年就结婚了,要不是因为我工作的原因,他们早就结婚了。
说不定我现在都在带重外孙子了,哪里还轮得到你们惦记!”
众人听后顿时都哄堂大笑了起来。
这时有人敲响了房门,随着京城来的首长说了一声“请进”后,秘书进来说道:“朱董事长和姜高官来了。”
第二天清晨,大港造船集团造船厂,那座十万吨级的船台之上。
已经被装扮一新的那条十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还静静的坐在船台之上,水槽中的海水已经注水到了八成。
只要这边下水仪式开始,那剩下的海水就会很快的注满,这条十万吨的巨轮就会随着水平面而漂浮起来。
当京城来的首长宣布,这条被命名为“巨龙”号的十万吨级集装箱货轮下水仪式开始之后,船台周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所有参与了这条大船建造的建造者们,都在用着自己的方式,发泄着这两年来的努力、忐忑、期待、兴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把自己套在了一个旱船里的老美总工程师菲克斯,随着唢呐和鼓点声,他和所有的秧歌队的成员们一起不断的踩着节奏,摆动着套在自己身上的旱船。
就好像他身上的这个用竹糜子扎的旱船,就是他亲自设计建造出来的那条十万吨集装箱巨轮一样,在这无尽的波涛之中破浪前行。
而主持着发动机建造工作的迪克,则是挥舞着那个能够带动整个舞龙队伍的绣球,不断的上下翻飞。
而舞龙队的龙头和整条龙身,也随着那个绣球的轨迹不断的上下飞舞。
欢闹的景象,在整个船台周围好像是过年一样热闹非凡。
随着海水的不断注入,那条巨轮开始慢慢的随着浮力浮了起来,等到内外内外水平面一至之后。
随着指挥长的一句“开闸”巨大的闸门被打开,三条拖船驶了进来,当退拽钩固定好后三条拖船一起加大了马力,这条十万吨的巨轮开始缓缓的被拖进了大海之中。
这时彩带被剪断,满天的彩色纸片飞舞。
看着这条船滑进了大海,朱耀灵的心中也升起了一种豪情。
今天能下水十万吨级的货轮,那么明天万吨级的军舰还远吗?
想到这里,朱耀灵的脸上不自觉的就浮起了一丝笑容。
在这条十万吨的集装箱货轮下水的当天晚上,大陆所有的电视台都全程播放了当天的录像。
而包船王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则是对着他的那些女婿们说道:“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海上的航运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把握住了这个节奏。
可是没想到,这朱家子简直就是踩在了财富的脉搏之上,看来我得约一下朱至真老兄,明天请他吃个早茶啊。”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了老乔治的耳朵当中后,老乔治也在这其中嗅到了财富的味道。
虽然现在老美的造船业正在衰落,但是不代表着老乔治不知道航海运输行业中能够带来的利益。
老美民用工业的整体衰落,是有着它内在的很多社会性和国际性原因的。
而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那头红色巨熊,对重工业工人群体中的渗透,和金融业能够带来的超额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富豪们只想要赚钱,他们对于任何在他们赚钱的时候,会给他们赚钱带来麻烦的事情,都有着天然的反感和排斥,而有着大量产业工人的民用重工业,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