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大婚半个月后,各路客人也就都回去了,每个回去的人,没有一个空着手的,都带回去了满意的收获。
各路人物通过这一次私人聚会,大家也都各自交流了很多信息和观点,很多交易也在这次的聚会中达成了。
不管是经济交易,还是国家高层之间的交易,所有人都是收获满满。
于是在答谢宴上,朱父致辞时给出了一个提议,说“如果大家认为这次聚会很有收获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每年的八月八日,都当成了一个我们在港岛私人聚会的日子。
这种聚会就是一个私人性质的聚会,这个聚会只谈经济,不论其他,如果大家有意的话,那么明年我将扫榻以待,敬候各位莅临。”
朱父的这个建议让很多人都来了兴致,这个每年大家见上一面互通有无的聚会,所有人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虽然大家见面后,明面上都是在谈论经济,但是实际上私下会谈论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交往的舞台,既不那么引人注目,也还会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且这个私人聚会的发起人港岛朱家,也是商人身份,所以第一次由他来召集就更为合适了。
于是不管是什么身份地位的来宾们,全都同意了在明年八月八日,再到港岛聚会的邀请,而且还有人给这个聚会起了个名字,就叫【港岛八月八日私人经济论坛】。
于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经济型组织的雏形就出现了。
答谢宴后,该离开的也就都离开了,各回各家。
而作为敏感性最强的几位人物,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这里面包括京城来的代表陈专员,史密斯家族的老乔治,带英的下院副议长麦理浩,沙特的费萨尔亲王。
这些人的嗅觉和敏感性,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他们来之前,在知道了这次可能会参加婚礼的主要人员名单之后,除了震惊于港岛朱家的能量之外,他们的心里就有了一种模糊的想法。
当朱父在答谢宴上提出的这个每年八月八日进行一次私人聚会的建议之后,他们心里的那个想法也就完全的清晰了起来。
这是一个能把各方力量串联起来的绝佳机会啊,这不管是对各国政府还是对于各自的家族,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而这个私人性质的聚会,会不会在一年后或是几年后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虽然显得很是松散,但是能量却可能会极为强大的私人组织,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但要是能够在最开始就参与进来,并在未来这个可能存在的组织里面占据一个先手,那么在这个组织真的成型的时候,那时所获得的利益可就大了,即便以后这个组织不能成型,那么多待几天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
于是在答谢宴后的第三天,包括港岛朱家在内的这五方,又在一起聚了一下,并对在两至三年内把这个松散的聚会,变成一个有一定组织性的,松散的经济联盟组织这个意向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这五方也都会为了这个经济组织的尽快成型而做出各自的努力。
在这个小型聚会之后,一个在未来世界经济上,极有话语权的世界经济组织的核心,悄然成立了。
热闹过后,一切又都恢复了平淡,该做什么事情的,也都要循着之前的轨迹继续前行。
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都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打拼,而不敢有一天松懈。
八月下旬的时候,朱家全家也都要去一趟奉天,嫁女儿了,怎么着也得给自家的祖宗们说一声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回去扫下墓,祭下祖也是应该的。
再说过几天冯清月也快要开学了,也得把人送回去。冯老早就回去了,因为还有工作要做,现在这里的就是老太太和冯清月还有朱耀灵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
这两口子都是教书的,和学生们一起放假。
三天后,朱家全家到了朱家村,先是祭祖,然后又到纪念馆祭拜遗骨合冢。
在奉天待了几天,朱父和奉天的几位高官相继会面,然后又看了一下合资的大化工厂还有奉港集团。
现在化工厂已经开始投产了,他们先期投产的产品,一出来基本上就是供不应求。
农村用的薄膜产品,连东北都没走出去就被消化的干干净净。
工程塑料在奉港集团就给消化了一半,剩下的也都发给京城的京港集团,蛇口的电子厂,羊城的珠港集团,这些都是工程塑料的消耗大户。
原先那个只是生产显像管的珠港集团,现在除了显像管之外,也进入到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等家用电器的行业。
他们生产的“珠港”牌家用电器,不只是在国内,就算在国外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整个珠港集团通过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已经成为了羊城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大型家用电器生产企业。
尤其是在东南亚和中东中亚地区更是风头一时无两,因为在中东和中亚地区有着费萨尔亲王这个超级经销商。
而在东南亚地区,则是和各国政府的总统权贵们有着深入的合作。
哪怕在老美,市场竞争那么激烈的地方,也有着史密斯家族集团给打开了一定的市场。
而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珠港”牌的名头那就是高档货的代名词。
那怕是小鬼子的电子产品,也要低下一头,在国内百姓的认知中,能够卖到老美的电器,那就是最高档的电器,低档的人家也不能要不是。
而且这个品牌后面,那可是港岛的大老板,那生产的随身听最开始的时候可是只能在友谊商店才能买得到的。
那后来生产的寻呼机和移动电话,更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最高档的东西,在老美和小鬼子那里都是卖疯了的。
可是老美和小鬼子他们只能干看着人家赚钱,因为他们不会造这些,所以只能买这港岛大老板的。
现在,在特区,羊城,魔都,京城和奉天这些地方,人家大老板和国内的邮政合作,也已经铺设寻呼机和移动电话的通信网络,而那单机价格更是高到了天上,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是一机难求。
谁要是腰上别个寻呼机,那一看就是成功人士,而谁要是手上拿个移动电话,那你赶紧离他远点,那绝对是你惹不起的人物。
这样的大老板手下公司生产的家用电器那还能差的了吗?绝对是质量最好的东西啊。
再说了人家大老板,还真能看上你这三瓜两枣的,人家在奉天生产的小熊汽车那可是卖的全世界都是,国内想买上一辆,你不托人找关系,那你根本就没戏,那一辆小熊可就是十多万呢。
现在朱耀灵在国内的知名度,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时不时的就能在电视或是报纸新闻上,看到朱耀灵在那个合资企业上签字的镜头或是照片。
然后,就是某某合资企业将会投资多少钱,生产出来一个什么第一之类的新闻。
而朱耀灵那么年轻的一个小子能这么厉害,更是让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那些生产出来的产品,可是真能卖钱啊。
不管什么产品,只要一出来,那绝对就能在全世界都卖上价,听说就连卖给英国女王的一件平时穿的衣服都能卖上十万英镑,慈祥太后穿的也就不过如此吧。
这些成绩让国内的百姓对于朱耀灵的一切都是津津乐道,他早就成可百姓们闲聊时的第一个嚼头。
而朱父在看完化工厂之后,对老大朱耀乾说道:“老大,这个二期什么时候能够投产,现在南方那边,对这些工程塑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你的这个一期工程的产品,可是远远不够的啊。”
老大也苦笑着说道:“十月份吧,十月份二期就应该能够投产了,当初建设的时候感觉也不小了,可是没想到,现在会发展的这么快。
所以现在整个设备的安装建设进度,也在保证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在不断加快。
十月份二期完工,明年的三月份三期也能完成投产,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老四说最好还是要把这个化工厂扩大规模,我也认为可以,所以我和老乔治沟通了一下,让他在帮我们找一找,看看能不能再找到这样现成的化工设备。
趁着现在的大陆和老美关系还算不错的时候,抓紧再弄几套回来。
即便我们自己无法完全消化,我想大陆对这些东西还是有很大需求的。
但是总是这样买也不是长久之计,总得是自己能造这些设备才行。
所以现在化工厂的设备研究所,也在对这些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
毕竟他们以前也是给国内生产成套化工设备的,虽然现在技术上有些落后了,但是底子还在,只要沉下心来,用不了几年,也应该能够赶上来。”
朱父对于老大的远见,是非常赞同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本来很友好的国家之间就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突然翻脸。
这在国际交往之中可是太常见了。
而且现在朱家因为在这一次的金融大战之中,布局最早,投入也非常大,所以获利也是非常大。
朱家的【金地银行】从这一次的金融大战之后,通过兼并其他破产的银行,一举成为了港岛第一流银行中的一员。
即便是在国际大银行之中也有了不小的名气,它的触手也已经开始向着国际上的市场慢慢的延伸出去。
但是因为这次获利太过丰厚,使得朱家有大量的现金沉积在了银行里面,资金的过度沉积,不管是对一个商人,还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必须要让这些资金活动起来。
所以在到了八月份资金全部回笼之后,就要想办法把这些钱尽可能的花出去,而现在想要把这些钱花出去,最好的方向就是对大陆加大投资力度。
因为投资是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而现在对大陆投资就是最赚钱的方向。
也只有这里才能够容得下朱家的资金量,而投资这里的安全性,可是比在别的那些国家要安全的多,这事朱耀灵是可以肯定的。
如果在别的国家投资,真的是到了总统换人的时候,说是你违反了当地法律,要把你的资产都给没收了,在没有绝对力量保护的情况下,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在这里,至少没有人敢对朱家打什么歪主意,就算有,他们的能量还真的不一定是朱家的对手。
这几年朱家在大陆种下了这么多的种子,也都陆续开花结果了,围在朱家身边分利的人可都不是什么小人物。
他们也都需要朱家的发展,来为自己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政绩力量。
这是一种正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以今天老大说要加大对奉天化工的投入,并且进入到大化工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领域,朱父是完全同意并且支持的。
在奉天待了十几天后,朱父一家也就回港岛了,而朱耀灵却没有回去,他现在有了一个新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也开始全面复苏,全球市场终于慢慢的走出了两次石油危机打击的阴霾。
而各国的基建项目,也随着经济的复苏开始走上了快车道,尤其是大陆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国家正在快速的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而基建的发展,需求量最大的就是工程机械设备,但是国内现在的工程机械设备确实是不咋地。
在和国外的工程设备相比较,确实是落后的非常多,这里面不只是工地上使用的大货车,还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打桩机等等。
现在这些设备的技术水平,基本上还是国外五六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无法胜任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对于朱耀灵来说,现在的情况,正是他进入到重型工程设备领域的最佳时机。
而且这些重型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对于他以后的计划,将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