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游戏体育 > 没游戏玩,我只好自己做了 > 第224章:这届年轻人很有思想(4k)

第224章:这届年轻人很有思想(4k)

卫井宸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邀请来做老师。

准确来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一个游戏公司所邀请。

在上沪这个大的圈子里,卫井宸还是有一些小名气的。

退休以后,卫井宸也受到过邀请去展开一些讲座之类的。

原本卫井宸没什么戒备心理,认为过去的几十年里,自己只在学校里面进行知识讲授,虽然带过很多届学生,但终究没有面向过大众,传播力有限。

卫井宸的身子骨还算是硬朗,现在从一线正式退休,往后的生活可以多向大众传播一些哲学方面的知识。

但自从被坑了几次以后,卫井宸就心灰意冷了。

学着那些退休的老教授开始种花养鸟。

原因无他。

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学科,如果要他自己定义,卫井宸会把哲学定在神学和科学之间。

这就给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社会上邀请卫井宸去展开讲座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江湖骗子。

不是搞什么非大众认可的洗脑教会组织,就是卖保健品给那些爷叔们,骗他们手里的退休金。

卫井宸的逻辑很清晰,虽然年龄不比以前,但是讲起话来仍然中气十足。

再加上他傅旦大学教授的名头,可是这些坏家伙们最好的民间代言人了。

卫井宸给学生上了一辈子课,最后到退休的时候,反倒被别人上了一课。

宋青黎可是找了不少的关系,才打听到了卫井宸这位老教授。

当卫井宸接受到邀请的时候,还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这次找他的是一些老熟人老朋友,而且还了解了宋青黎的身份。

不应该是骗子。

即便是这样,卫井宸还是找他的学生帮忙做了一下背景调查,发现是一家游戏公司,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这就让卫井宸开始有点好奇了,所以才决定接受邀请,并且试讲几天。

一旦发现苗头不对,果断就切割关系。

今天一早。

专门有人用车把他接到星作公司,然后一路指引带领他来到教室门口。

卫井宸看到教室内整整齐齐地坐着三四十名“学生”,顿时有了他在大学教书的那种感觉。

他还是很喜欢年轻人的。

年轻人没有被社会腐蚀,脑子比较活,更容易理解他讲的一些东西。

不过相反的,卫井宸有一些东西是社会上的陈词滥调,有些年轻人其实早就听腻歪了,耳朵都起茧子了。

至于一些中老年人,卫井宸觉得就有点难以沟通。

因为到了这个岁数,思想比较陈旧。

当然这是社会上的通俗说法。

按照卫井宸的理解,其实就是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下降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学习新鲜事物,不想再去接受新的理念和观点。

极少有迂腐的中老年人。

有些人说他们迂腐,不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古董吧,刷到一些短视频营销号讲个什么东西,立马就感觉获得了“真经”。

不但自己奉为圭臬,而且还要自己的子女照做,否则就会化身压力罐,不断的施加压力迫使子女们“臣服”。

所以说。

卫井宸更喜欢给年轻人讲课。

“同学们,我现在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踊跃发言。”

“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哲学?”

星作本部的同事们积极性很高,其中也不乏有人在大学专业里辅修过相关专业,开始了他们的积极性回答:

“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追求,旨在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讨,寻求对宇宙、人生、知识、道德等问题的解答。”

坐在后排的翼网团队听到这个问题当场一愣。

感情这个老教授是来讲哲学的?

让众人更加感觉到困惑的是,星作的员工们非但没有感觉到疑惑,反而反应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似乎是早就知道今天课程的内容,而且做过准备似的。

卫井宸听了众人的回答,发现这批人确实有天赋。

来上课之前他就大概知道这些“学生们”的身份。

能进入游戏公司,准确说能进入星作的,最起码都是海本海硕,国内肯定是985双一流院校。

学习能力很强。

“大家说的都没错。”

“只不过你们说的都太过于书面语了,一点也不接地气,好像是从哪本教材上背下来似的。”

哲学在教材上可能分为几种流派。

什么西方哲学、东方哲学、古罗马哲学等等。

但是在卫井宸这里,他只有一种流派,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哲学。

他不会教大家早睡早起,也不会道德绑架式的教大家孝敬父母,更不会教人空洞的孔孟之道。

卫井宸理解的哲学是,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指导生活、提升人生境界。

而且只有适合自己的哲学那才是真正的生活哲学。

当天晚上。

翼网团队回到酒店以后,都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

星作、游戏制作公司、哲学课。

怎么看这东西都扯不到一起啊!

这玩意儿确定是认真的么?

怎么跟她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尽管众人在王德利的嘱咐下,已经做了心理建设,但哲学课这个东西还是和她们想象的差距大了点。

“妈耶,你们是不知道,那个老师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什么是哲学’,直接给我整懵了。”

像这样的同事不在少数,几乎都是全程晕头转向地听完了长达4个小时的课程。

“就是就是,我也是全程蒙圈脸。”

“你们听听,这讲的都是什么啊。”

有一位同事拿出了她的录音笔,当众开始播放,还不忘吐槽道:“谁晚上失眠吱一声,我给你们发一份拷贝件。”

“行了行了,知足吧,石总可是给我们交了钱的。”一位同事提醒道。

“还要钱?”

“怎么没人跟我们说。”

“我以为是免费的。”

“一个人多少钱啊?”

“我也是听说的哈,一个人好像十五万左右,咱们十四个人大概就是210万。”

不说学费的事儿还好。

一提学费的事情,大家的反应更加强烈了。

首先,石磊为他们交“学费”,他们为石总感觉到不值当。

因为石磊不单单要支付210万,还要支付他们的工资,这些人都是带薪来学习的,并且还要管他们的食宿。

其次,本次交流学习可能三四个月,没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探讨人生哲学上。

光是这两条就足够大家提意见了。

众人找到了王德利,希望他向石总反馈一下,干脆取消这次学习交流算了。

王德利其实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大师课”竟然会是这个内容。

相比较于物理和历史,这次直接整上哲学了。

白天的时候,王德利也犯困,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

毕竟他是领队,来之前还给同事们做了很多动员工作。

带头睡觉可太草了。

以孙月为代表的同事把大家伙儿的顾虑讲了出来。

除了浪费钱,浪费时间,还有一条。

那就是大家感觉上当受骗了,星作这是在演戏给他们看,是唬他们的。

想把他们误导到另外的错误方向上。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儿,但实际上用心歹毒啊!!

从孙月等人的视角来看,确实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毕竟星作和翼网是竞争关系。

他们有什么好东西肯定掖着藏着啊,不能让外人学了去。

“我不认为是在唬我们,星作没有理由这样做。”

王德利就此不得不做出解释,他把前两次来星作学习的经验搬了出来。

他第一次跟着殷晓龙过来,学习的是东汉末年的历史。

没多久就做出了著名的卡牌游戏,《三国杀》。

至今在卡牌这个类型中,依旧独占鳌头。

翼网目前运营的《群雄杀》都不及人家一根,都快把自己给玩死了。

第二次过来交流学习的是物理,经典力学和斜抛运动、变速均速运动。

后来星作就开发出了《捣蛋猪》这种极具真实性的物理游戏,还一度登上了官方的报纸。

乃至于后面开发的《反恐精英》,都有这次课程的影子,投掷物道具肯定是从这儿来的基础。

众人听完以后震惊无比。

啊??

“等下,王总,您的意思是说,您和前主策是来听了课,才做的《群雄杀》?”孙月不禁询问。

“那当然了。”王德利笃定地回答道,“而且你没看到星作的高管们都在学习吗?”

王德利举例子,秦莉莉、宋青黎、林书晗她们都在。

如果为了唬他们,下这么大的功夫演戏?

不至于吧?

如果不想让人学的话,那当时直接拒绝不就好了么?

人家也是有正事要做的啊!

所以。

王德利并不能认同孙月她们的想法。

他更不会打电话给石总,取消这次交流学习。

王德利更想让团队来学习这种精神,以及他们的做事体系。

而不是表面上的“哲学课”。

“反正你们就学吧。”

“学到了都是自己的,成为游戏界的大师是肯定的。”

虽然听起来有点抽象,有点玄幻,但王德利是真这么想的,而且客观事实也是这么表现的。

他还不忘拿出殷晓龙作对比。

“我们公司前主策,也就是我大哥,殷晓龙。”

“自打从星作出来以后,成绩那是一个爆炸,几乎没有败绩。”

“从咱们公司离职之后,更是成了肉鸽游戏的奠基人,现在搞的《瓦》红红火火。”

“我当时都没怎么认真听课,都在翼网混成王总了,我要是好好听课,那还得了?”

“你们懂我意思了吧?”

众人的心这才沉淀下来认真反思。

“你们现在要考虑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耳朵竖起来,把眼睛睁大,把脑筋转起来。”

“最后,把嘴巴闭上。”

王德利稳定了一波军心,看大家的情绪不再那么高涨,便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谁分析和推测一下,接下来星作会利用‘哲学’制作什么游戏,并且会起到什么作用?”

这个角度其实很刁钻。

除了王德利,真的没人联想“哲学”和“游戏”之间的关系。

在刚刚的谈话之前,大家都是一个劲儿的质疑,困惑。

但是现在,好像确实有那么点逻辑给建立起来了。

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回想起了今天课堂上的一些问题。

什么哲学啊,世界啊,宇宙啊,人生啊,价值啊之类的。

“我感觉会和神学有关系,或者跟玄幻有关系。”

“有没有可能,是在做一款重剧情的游戏?”

孙月的想法更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我怎么觉得,星作有可能是在做一款重人设的剧情故事类游戏。”

王德利听到这个回答来了兴趣:“嗯?说说你的想法。”

“我也不清楚,但给我的感觉就是重故事,重情节的,类似于他们之前发售的《清道夫模拟器》那种类型。”

“不然的话,跟哲学可扯不上任何关系。”

因为哲学是个人生活和想法以及价值观的最优解。

孙月猜测,可能是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下产生的不同抉择。

所以就有了重故事,重情节的这么一个说法。

“那也不对啊,如果是剧情故事类的,为什么不请一个编剧或者作家来讲写作课呢?”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有可能星作的苏总认为……真实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

大家开始讨论和猜测,并且又把录音笔重新拿了出来,聚在一起重新开始听了起来。

不同于今天白天,大家带着问题去听课,反倒没觉得有多困。

王德利看着团队重新回到轨道上,刚刚产生的那股失控感瞬间消失,也一起加入了大家的讨论阵营。

……

与此同时。

星作的1号会议室还亮着灯。

宋青黎、林书晗、丁董龙还有一众高管正在讨论着本次项目将要采取什么样的美术方案。

“有了。”

“咱们把所有物品的线条加粗,并且把人物的轮廓加粗描黑,大家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