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反清1850 > 第96章 计划,赛尚阿死期将至!

第96章 计划,赛尚阿死期将至!

朱元鸿刚一到永安,就引起了太平军的注意。

毕竟朱家军数万将士云集永安州,只要是眼睛不瞎的,都不可能看不见。

洪秀全立刻召集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二人,希望他们能够去找一趟朱元鸿。

问问他,接下来双方之间该怎么处理,又该如何协调好下一步的行动。

而之所以让杨秀清和冯云山两人去,自然是不言而喻。

“天王,这一趟我打算带着达开一起,他和元鸿贤弟年岁相仿,多接触接触,对以后有利无害。”

洪天王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朱元鸿现在身子壮,麾下有数万大军,比他们太平军只强不弱,而且他们又天然具有反清的共同性。

只不过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这样的人绝对是最佳的盟友,必须得维持好关系。

杨秀清三人领着一众亲兵,出了永安城,他们的行动自然瞒不过城内某些有心人的注意。

永安州一座地主大院内。

北王韦昌辉看着眼前的秦日纲,给他倒了一杯茶。

一边倒着,一边说道。

“东王他们已经去了朱元鸿那边,达开这次也被带上了。”

秦日纲扫了一眼韦昌辉,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嘲讽道。

“怎么,这次没把北王千岁给带上?”

“我和朱大帅只是泛泛之交,关系自然比不过东王和南王,去了也只是当看客,还不如留下来好好劝劝你。”

这个时候的北王,跟定都天京时,有着大大的不同。

都说韦昌辉是一个投机主义者,是混入革命队伍中的地主阶级,这些话可能都没错,但凡事论迹不论心。

虚假的投机主义者,两边下注,多留几条后路。

真正的投机主义者,捐献全部家产,投身太平军,干造反的大事业。

因此上,不管韦昌辉在天京时变成什么样子,但是此时的韦昌辉的的确确是真有革命的热情。

政治野心和革命热情,两者相辅相成。

所以当封王事件之后,在察觉到秦日纲的情况有些不太对,韦昌辉主动来寻秦日纲,希望能好好开导他。

清妖还没有被灭,现在就生内乱,那是沙比才做的事情。

“我就不明白了,我哪里比不过石达开?论资历,我和他一同加入圣会,论战功,我也不比他差,凭什么他就能当个什么翼王?”

韦昌辉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此次天王封你为天官正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六王之下,地位最尊贵的人便是你,日后只要再取得一些战功,封王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一步慢,步步慢。”

“没有取得先期优势,他日未必不能后来者居上,达开这人虽然年轻,但是冲劲十足,老秦你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迎头赶上,而不是自怨自艾。”

秦日纲坐在石凳上,低着头不说话,不过在经韦昌辉这么一劝之后,他的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

只是对于韦昌辉说的迎头赶上,秦日纲却想的有些歪,以致于日后又生祸端。

......

永安城外,朱家军大营。

杨秀清、冯云山三人赶到此处,经守兵通传之后,朱元鸿领着冯子材三人,来到大营门口。

“元鸿贤弟。”

“兄长,舅父,您二位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哈哈哈,来此找你自然是有大事相商,这次我把达开也带过来了。”

朱元鸿闻言这才认真打量起石达开,之前在肇庆府,他和石达开便有过数面之缘,但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更进一步交流。

对于这位比他还小一岁的翼王殿下,朱元鸿很感兴趣。

之前就说过,太平军中能入朱元鸿法眼的只有三人,抛去杨秀清、冯云山不说,石达开就是那第三人。

这位翼王殿下的声名实在是太响了,十四五岁便已名动整个贵县,到了十六七岁时,洪秀全和冯云山更是亲自登门,邀请他加入拜上帝会。

二十岁出头,便已经是太平天国首义六王之一的翼王五千岁。

日后伴随太平天国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威名,是太平军的一代名将。

即使最后兵败大渡河,但是却依然无法掩盖他的光芒。

“石兄弟。”

“朱元帅。”

看着眼前的石达开,朱元鸿心里突然又有了一个想法,他拉着石达开的手,看向了杨秀清说道。

“兄长,我与达开兄弟一见如故,欲与其义结金兰,兄长若是有意,不如你我三人就此一同结拜如何?”

“这。”杨秀清下意识的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贤弟,我和达开皆为天国中人,结拜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啊!”

朱元鸿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原来如此,是小弟想岔了,不过小弟一见达开兄弟,实在是感到太亲切了,就如同自己的亲兄弟一般。”

“我有一个想法,不如我和达开兄弟结为金兰之交,我不是天国中人,自然不用受此拘束。”

朱元鸿的话,反而从侧面给了杨秀清一个启发。

首义六王中,因为和朱元鸿结拜,南王冯云山是可以拉拢的。

如果现在再有这么一出,和翼王石达开,能结为异姓兄弟,那他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的牢固。

这对于他来说,好处远比坏处更多。

人本质上就是政治动物,朱元鸿是如此,杨秀清同样也不能免俗。

想到这里,杨秀清反对着朱元鸿说道。

“贤弟何须如此?义结金兰本就是值得大喜的好事,之前反倒是为兄过于拘谨了,你我三人结为异姓兄弟,这也是天父上帝赐下的缘分,为兄如果再拒绝,反而不美,只是不知道达开是怎么想的?”

相比于朱元鸿和杨秀清这两个腹黑的政治动物,石达开在政治上的天赋就要差了很多。

石达开:打仗你不行,玩政治我不行。

再加上他为人豪爽,本身就喜爱结交各路豪杰,因此对于朱元鸿结拜的提议,他很是心动。

抛去杨秀清不提,朱元鸿可是两广地区,一等一的大豪杰。

广东之战,石达开全都看在了眼里,朱元鸿运筹帷幄,整个广东上上下下,全都被他牵着鼻子走。

这样的英才,石达开本就钦佩不已,所以对于朱元鸿的提议,他又怎么可能会拒绝?

拒绝了,反而不符合他的性格。

“承蒙东王和朱元帅的看重,小弟感激不尽,能与二位兄长结为金兰兄弟,小弟荣幸之至。”

杨秀清没反对,石达开也直接同意了下来,对于朱元鸿来说,简直是赢麻了。

南王是他舅舅,东王、翼王和他是结拜兄弟。

阿洪啊!你就作吧!照死的作下去,作到后面,太平天国就不姓洪,改姓朱了。

“哈哈哈,今日本帅与两位豪杰同结异姓兄弟,兄长上次结义之时,实在是过于简单了,这次我们要好好庆贺一番。”

“是这个道理。”

“来人呐!备好三牲祭品,再将关公神像请出,本帅今日要大贺。”

红纸、关公神像、三牲祭品、雄鸡、红酒依次被士卒取来。

摆好香案之后,朱元鸿三人分别在红纸上写下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结拜时间、誓言及祖上三代的姓名,之后又按上手印。

再将红纸折好,封面上写上《金兰谱》三个大字,将《金兰谱》供于香案之上。

杨秀清年龄最长,因此由他来领读誓词。

“今日,我等心怀赤诚,聚于关公神像前,仿效古人之遗风,行结拜之礼,誓以血为盟。”

“一拜天地,愿我辈之行,上合天理,下顺民心,光明磊落,无愧于天地之间。”

“二拜关公,敬仰云长公之忠义千秋,我辈皆如刘关张之情谊,坚如磐石,历久弥新。”

“三拜兄弟,虽非同根生,但即今日起,情同手足,祸福与共。”

“关公在上,若有违此誓,人神共弃,天地不容。”

三叩首之后,将公鸡宰杀,鸡血滴入红酒之中,再将左手中指刺破,滴血入酒中,先洒三滴于地上。

之后朱元鸿三人,依年龄大小,喝下一口,此为“歃血为盟”。

“大哥”、“二哥”、“二弟”、“三弟”。

这结拜的一幕,被冯子材三人看在眼里,三义子互相看了看,都不得不感慨。

不愧是老朱家的血脉,朱文泰有收义子的习惯,朱元鸿不仅继承下来,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喜欢结拜。

莫非以后老朱家就靠着义子义弟们打江山?

结拜仪式结束后,朱元鸿拉着两位结拜兄弟的手,一同走进中军大帐,又令火头兵准备好宴席,他要好好地庆祝一番。

中军大帐之内,宴席还在筹备之中,朱元鸿坐在帅案之后,看着杨秀清和冯云山问道。

“舅舅,大哥,你们此番前来?”

杨秀清看了一眼冯云山,示意由他来说,毕竟冯云山是实打实的长辈。

想到这杨秀清有些头疼,他到现在才反应过来,自己和朱元鸿结拜,结果平白着就比冯云山矮了一辈。

吃亏了。

好在冯云山没多说什么,以后各论各的呗。

“元鸿,天王让我等过来,想询问一下关于接下来如何进军的问题。”

朱元鸿听了冯云山的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才又说道。

“我正好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到了桂林,郑祖琛传令到我这,言称赛尚阿让我必须把你们围困在永安州,绝不能让你们到桂林,甚至是出广西。”

冯云山三人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赛尚阿这个命令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有用。

可是对于朱元鸿而言,那就跟放屁一样。

把这个命令告诉朱元鸿,那跟打开门放强盗进来有什么区别?

“元鸿,那你是怎么想的?”冯云山沉声问道。

“演一出戏,我这边围堵的速度会放缓,你们呢!加快行军速度,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就跳出去。”

“我建议直接绕过桂林,直扑全州,从全州进入湖南,我呢!会在后面慢慢地追击,等你们进入湖南之后,我会把兵摆在湘桂边界,等赛尚阿的军令。”

杨秀清在考虑着朱元鸿的话,按照朱元鸿的计策来,根本就不用担心,太平军会在出广西之前有什么损失。

只是朱元鸿这边。

“元鸿,你不怕赛尚阿到时候找你的麻烦?”

“我好歹还是广西提督,赛尚阿对我也只能训斥,只要你们没出广西,赛尚阿就不敢对我怎样!至于你们出了广西,那就看你们打成什么样了,你们打的越好,赛尚阿就越要倚重我。”

太平军和朱元鸿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朱元鸿数万大军摆在这,只要太平军的战绩好,那么赛尚阿除了牢牢攥住朱元鸿,他没有别的办法。

“有这个赛尚阿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石达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朱元鸿看了他一眼,灵机一动,他感觉自己之前的计策,有实施的可能性了。

“三弟,你想把赛尚阿踢走,不是没这个可能性。”

“二哥,你觉得该怎么办?”

“赛尚阿的钦差卫队,左右不过两千多人,我给他传信,就说你们已经突出重围,往阳朔方向移动,请赛中堂带钦差卫队赶来支援,赛尚阿急于剿灭你们,届时必然会上钩。”

说到这里,朱元鸿停了一下,石达开眼巴巴的看着朱元鸿,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而你可以先率一支兵,赶到阳朔,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到时候一举将赛尚阿和他的钦差卫队给歼灭。”

朱元鸿说完之后,笑眯眯地捧起茶杯,品起了上好的西山乳泉茶。

而杨秀清和冯云山听了他的话,那是面面相觑。

狠,实在是太狠了。

赛尚阿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竟然碰上了朱元鸿这个倒霉催的。

真要是按照朱元鸿的方法来,由石达开领兵设伏,赛尚阿能够逃出生天,都算他福大命大。

不过石达开倒是一脸的兴奋,歼灭钦差卫队,伏杀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这是何等的功劳。

到时候他不仅仅可以天下闻名,甚至还能够压下太平天国内部,对他的议论。

石达开又不傻,他知道自己被封为翼王,很多人都看不惯,但是没关系,只要自己能弄死赛尚阿,到时候什么样的不满,都得烟消云散。

石达开心动了。

而杨秀清自然也注意到了他这个变化,心里也在思考着计划的可能性,以及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他是个帅才,但是落实到具体的作战行动上,这不是他的长处。

领兵打仗还得依靠萧朝贵、石达开这样的将才。

萧朝贵号称太平军第一猛将,打仗很在行,再加上有天兄下凡傍身,才能够和他分庭抗礼。

如果这次让石达开领兵伏击赛尚阿,只要石达开能够成功,届时太平军之内又将冉冉升起一位名将。

杨秀清就是想把石达开拉起来,去和萧朝贵打擂台。

至于为什么不用韦昌辉,先不提韦昌辉的军事才能,能不能超过石达开。

最关键的是,杨秀清心中对韦昌辉,一直心怀警惕,他总觉得韦昌辉的野心不小。

尤其是在广东之战后。

广东之战韦昌辉打的极为卖力,军中上下对他的评价不低,杨秀清不想在萧朝贵之后,再亲手培养出一个小萧朝贵。

至于石达开,他为人更加简单,

又有结义兄弟这一层身份在,比对韦昌辉要安心许多。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杨秀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可以办,而且很有搞头。

朱元鸿并不清楚杨秀清的想法,但是就算他知道了,反而会乐见其成。

他在太平军内部的盟友地位越高越好,至于其他人,太平天国不需要太多的杂音。

杨秀清这边一成,那这件事就算是定了。

冯云山心有所感,但是他手上的兵权少的可怜,而且他也觉得石达开能起来,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有利无害。

政治需要平衡,一旦失衡,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庆贺宴之后,杨秀清三人离开了朱家军大营。

永安州不宜久留,当他们回去之后,立刻找到洪秀全,讨论这件事情。

等洪秀全同意之后,杨秀清传下命令,开始组织太平军撤退。

只不过在永安的太平军,有着不少的老弱妇孺,这些人都是军属,撤退时必须得带上他们。

所以太平军行军的速度,自然放缓了下来。

他们慢,朱元鸿的部队比他们更慢。

太平军一天走个二三十里,朱元鸿就能一天走个十几里。

牢牢追击,却偏偏又一直追不上。

而且在这期间,朱元鸿还给桂林的赛尚阿传去消息,引他上钩。

赛尚阿收到消息之后,对于朱元鸿让太平军跑了的事,那是大为震怒。

可是他没有丝毫办法。

而且朱元鸿还在紧紧追击,并且请他支援,会同剿贼,赛尚阿破太平军心切,咬着牙也得陪朱元鸿玩下去。

他亲率钦差卫队,赶赴阳朔。

另一边石达开带着林凤祥、李开芳二人,并一万太平军,也已经到了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