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 第二百七十章 满门忠烈?你是说我们家吗?

第二百七十章 满门忠烈?你是说我们家吗?

“是,当时我给他们找了路子,还是水圭设法为之减轻罪责,才罢免了此人官职。”贾赦咬牙切齿痛恨道,“没几年那厮死了,孙继祖继承了家业,也跟家里有一些往来。只是没想到,这次这厮竟投了福王府,连五军都督府候补都有了还没告诉我。”

“幸亏没告诉你!”贾敏怒道,“他投了福王府有什么不好?”

“你不知!”贾赦道,“为此人候补,我求了不少人……”

“你就是金山银海花了钱,如今也该丢开手了!”贾敏冷冷道,“且不说皇帝对孙家深恶痛绝,才登极便将其从禁军序列黜落外军,姓孙的当年胆怯懦弱使范文程此贼打破密云卫,肃毅王由此战死燕山,这笔账,武烈王岂能不与姓孙的清算?”

贾赦一呆,后怕不已。

薛姨妈赞道:“还是他姑母说得好,我本满心不高兴,昨儿夜里,宝钗与我说起此事,我心里便欢喜。我只是个妇道人家,没什么胸怀,他夏家如此羞辱薛家,我岂能与之善罢甘休。孙继祖之父,可谓是肃毅王战死之元凶,这厮此次又投靠福王府,武烈王必然不能与之善了。”

宝钗连忙起身,与薛宝琴要去后院找四春黛玉。

这些话,她本提醒不能说,她不喜欢叫人知道她在背后这么有城府。

贾母定定看了宝钗许久,叫琥珀带着去找元春说话,回头与薛姨妈说道:“这孩子是个极好的。”

“再好,也比不得老太太的女儿。”薛姨妈笑道。

贾母也笑道:“那才多大个小小个人儿。”

又说了些话,放过夏家女儿与孙继祖之事,薛姨妈正色道:“老太太,有一件事不当说我也得说,府上那两个庄子该解决了。前日里我听北方回来的几个商队管事的说起,虞城占着国朝一个‘虞’字,从来都是知县等同于归德府通判,与京城县令同级。然而这么个地方,你家两个庄子竟敢与四王六公家不断侵吞土地,此事只怕不是归德府不管,是有意纵容。”

果然!

贾母与贾敏飞快对视,她们这几天就说到过这个可能。

越是风雨飘摇之事,那些冥冥之中的说法便越是深入人心。

当年太祖皇帝南征在河南东部遇阻,遂过河打下虞城后忽然一切都开阔了,前明中都凤阳府落入太祖手中,太祖以虞城为临时驻跸,再下金陵便势如破竹。

立国大虞后,太祖特意以此地为龙兴之地,地位甚至在起兵之所运城之上。

如今随着二圣南巡,天下谣言四起,多得是人鼓噪“大虞皇朝国祚至此”之言。

这个时候,虞城岂能不进入二圣之眼?

而荣宁庄园嚣张至此,连几个豪奴都敢在归德府甚至河南开青楼,谁给他们的胆子?

那要不是朝廷里有人打起了虞城的主意,试图从堪舆上给二圣制造麻烦,从而给了那些豪奴格外嚣张的底气,他们岂敢干这种杀头的事情。

薛姨妈今日来说此事,那定是知道了荣宁二府的豪奴们,在虞城与中枢权贵以及功勋集团们往来密切,甚至超过与荣宁二府这个主家的往来,甚至掌握了确切的证据。

当然,薛姨妈也不是来白作好人的。

她必然也有自己的要求。

而薛蟠的婚事,自然便是投石问路的那块小石头。

贾母别有计较。

王夫人看看婆母,试探着道:“二丫头……”

“我可不敢!”薛姨妈吓得连忙摇手,与贾赦道,“大老爷,你家千金,如今谁不知道是王府极亲近的孩子?那时少年玩伴,何况薛家才是个什么出身,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贾赦笑道:“我倒是看着好得很,只是也不敢。此事还是老太太做主,她眼光可是极好的。”

薛姨妈会意,给王夫人使个眼色,没让她提另外一个合适的人选。

贾母想了想惋惜道:“倒是有个,我有个娘家侄孙女,年纪虽小,我看这长得也极好,从小儿也是在我身边长大的。可惜保龄侯府总要有个交代,要不然,这倒也是很好的。”

这也正是王夫人的意思。

可薛姨妈知道,老太太这话说的是真心。

保龄侯府肯定要没落了,史鼐是军队押送回来的,他要不被褫夺爵位职位那就没天理了。

可史家总要有个前途,老太太的侄孙女既生在保龄侯府,又是老保龄侯的重孙女,她就不可能不给家族作牺牲。

所以薛姨妈也并没有打史家的主意,这也是宝钗与他说的。

遂与贾母道:“老太太这是为我们家想,也想的极好。可一家子有一家子的难处不是?今日来求也是想求老太太平日里帮着想一想,倘若有合适的便留意着最好,倒不是非要有一个今日便可确定的。”

贾母道:“那就不难办了。”

她想想道:“倒不是老身想的多了,他姨妈,咱们两家做得好,便是肃藩那样的好人家,我看倒也未必不能求亲。”

王夫人恍然大悟,一时脸上也有了笑容。

能给薛蟠考虑肃藩宗室的女儿,宝玉岂能差了?

肃武王嫡次子、以军功封镇国将军的肃王城宗正如今可好好好活着呢,算起来人家也是太上皇的堂弟,在甘肃也是说一不二的天潢贵胄,那一脉子孙也不太昌盛,可女儿却多。

这位镇国将军至今已经有七个女儿,全部以军功封郡主,这可比她们老子的爵位还高。

要知道,郡王的女儿也只能封县主,只有亲王的女儿才能生下来就被封为郡主。

那七个女老虎,那是真一刀一枪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地位。

“当年肃毅王战死沙场,还是那七个带着人给肃毅王报了仇。”王夫人心中喜悦,暗暗想道,“若能与这样的人家结亲,便是肃藩要被裁撤,人家也纹丝不动。”

如今贾母提起肃藩,就连尤氏也油然钦佩不已。

这时空,努尔哈赤并没有在宁远被火炮给弄伤然后死了,他好端端的活到了七十二岁,比原时空多活了四年。

三年之前,努尔哈赤自觉时日无多了,于是趁着黄台吉征服了科尔沁及北部女真,以孤注一掷姿态绕过山海关围困北都城。

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夺贪天之功。

战场上,肃毅王战死后,努尔哈赤自以为天命将近,便全力围攻北都,哪想到肃毅王战死的消息传到甘肃,那七个女老虎暴怒,以河西营为前锋,七人昼夜兼程踏碎漠南出现在努尔哈赤大营后。

七个郡主本身就有部队,合起来足足有两个大营两万余人,再加上天下第一骑兵营河西营,当他们出现在努尔哈赤身后,战场主动权就没建奴什么事儿了。

那一战,河西营阵斩努尔哈赤,重伤黄台吉,谋臣范文程长子被诛杀,肃藩七个郡主以本部及河西营折损过半,将八旗军主力大半留在北都城下。

当时已经垂垂老矣的七郡主带刀进入北都城时,那真可谓是马蹄踏碎了满朝公卿“逢迎新朝”之心。

她们马銮铃上挂着建奴首领首级,最少也有十多个,全都是后金骁将。

其中就有努尔哈赤长孙、贝勒杜度,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以及侄子济尔哈朗。

那三个都算是后金猛将,战阵中被阵斩,这对八旗军士气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也正是那一仗,肃藩唯二的两个传人都战死了——七郡主之侄、镇国将军独子也在此战中力竭身亡,追封武威郡王,与肃毅王一统为国尽忠到死。

这位武威郡王只有一个庶子,如今在河西营担任营将,听说也是一个悍不畏死的猛将。

郡王也有五六个女儿,小女儿如今还没有成年,听说整日舞刀弄枪,只要为祖宗报仇。

这样的人家,王夫人的脑子都懒得想皇室为什么要去防备,一群男人战死了只剩下些寡妇遗孤的外姓宗室,皇帝给她们给好处还来不及呢,谁愿意去提防啊。

所以若是能与这样的人家结亲,王夫人以为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样有一个不好,辈分就乱套了。

“元春到了王府,那几位郡王女儿便是她姑母。若与宝玉成了亲,那成什么了?”王夫人忧虑不已。

贾母也有这个担忧,这个很重要的!

可贾敏暗暗撇嘴不已。

你们家那位大少爷,人家将门之女能瞧得上?

那是祖传的马背上杀敌的将门虎女,你家那个废物宝贝看着便听不得这些事。

何况你荣国府什么门风,人家肃王的嫡派重孙女来给你家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妇人?

正作此想法,贾母问道:“你看呢?”

贾敏无语,我怎么说?

“事在人为。”她只好咬着牙宽慰。

薛姨妈倒是心中欢喜。

在她看来,荣宁二府对武烈王府很重要,若是老太太能去提一嘴,不定能成呢。

这又是宝钗说的。

宝钗的原话说,就算求其上而不能,也可的其中,郡王之女没希望嫁到薛家,那七位郡主的嫡派女儿孙女,甚至于外孙女也没希望,但总能从这些七拐八拐拐弯抹角的亲戚中找到合适的。

薛姨妈当然不满意,能求其上,谁还想要得其中?

再说王府少不了两家帮衬,一个婚事而已,武烈王不至于不懂这点道理。

这话也是实话,就是多少有些太高看自家。

当时宝钗无法再说,心里只是想着:“真要说帮衬,人家自己家的亲戚不能帮,非要找荣宁二府与薛家?”

这话说了薛姨妈也不高兴,薛家虽然没落了,可加上荣宁二府,也未必就比那些肃藩宗室差到哪里去,为什么不能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