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都市现实 > 开局小农场,掌控全球粮食贸易 > 第283章 生产线的警报响了起来(4000字)

第283章 生产线的警报响了起来(4000字)

沈风看他俩进来,就关上了门,认真说道:“我感觉,那两个人有点问题。”

“哈?谁?”宋溪明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金助理不是他这种富二代傻白甜,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迟疑道:“我之前上企查找看过李总的公司,成立时间在6年前,注册资本是500万,没有风险提示。”

沈风想了想,转头对宋溪明问道:“你说他当时入职你家厂子不久,这个不久只指多长时间。”

宋溪明有点懵,回忆了一下实话道:“好像不到三个月。”

“我们那会儿生物塑料生产线刚开,只记得猎头告诉我他是高端人才回国没多久,很抢手。”

“那个......沈风,你是从哪里看出他俩有问题的?”

沈风摇了下头道:“其实我也说不上来,算直觉吧,看他们两个的微表情,像以前就认识的。”

宋溪明有些忐忑的点了点头,翟守正是他介绍过来的,如果真出问题,那他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沈风了。

“你也别太紧张,不一定就会有问题,也可能是我想多了。”沈风看出他的不安。

“不过,小心使得万年船,我会让法务盯着点儿的。”

有了沈风的提醒,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李硕那边很快就发来了合同,法务那是翻了又翻,因着不放心,还将重要信息去掉,发给了他的法律大拿老师又看了一遍。

确实是找不到什么问题,就是正常的合同。

他需要的是卷材形式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总数量要求为45万公斤。

最近一年里,卷材的定价浮动在25元-53元之间,本季度的价格中位数在35元左右。

李硕因为急着要,他开出了46元的高价,45万公斤的总价值就是2070万元,他给的交货期只有25天,可以说是非常急了,意味着新年也要安排员工加班。

如果非要挑合同哪里有问题的话,那就是这个交货期实在是紧得有些离谱。

不过,宋溪明他们当时买下来的生产线设备很给力。

除掉生产设备的冷却维护时间,把两条生产线的运转时间都全线拉满的话,20天已经足够生产出45万公斤的货了。

而剩下的时间,则是用来检验和打包。

沈风思考了很久,决定先签下这份合同。

双方的公章盖下后,李硕就让公司的财务通过银行柜台,把600万的定金打到了归谷的公账上。

归谷核心团队所有人在这一刻,几乎都安下了心来。

毕竟,600万是实打实的到账了。

沈风倒是没有轻易放松警惕,不过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决定了今年留在归谷产业园这边过年。

宋溪明这边同样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翟守正,也没发现他有什么可疑的行为。

不管怎样,开工是一定抓紧的。

在收款的当天,产业园的生物塑料厂房就正式进入了投产。

沈风也打开了系统道具库,把【农作物产品加工优化剂】用在了‘生物可降解塑料’这个品类。

把玉米加工成生物可降解塑料,大体分为了三大步骤。

第1步,要选取优质的玉米作为原材料,通过湿磨机将玉米磨成粉,并从中分离出淀粉,然后提取当中的可发酵糖类物质(葡萄糖),它是后续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底物。

归谷原有的药用玉米淀粉,不能直接作为这个步骤的原材料。

因为两者的认证标准有些差别,而且药用玉米淀粉成本也更高。

第2步,则是发酵。

将葡萄糖溶液送入发酵罐中,在厌氧环境供乳酸杆菌进行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发酵过程中这步,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后续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完成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净化处理,随后,通过电渗析等工艺将乳酸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并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单体。

第3步叫做,聚合反应。

提取出的乳酸单体,放置到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

这些反应器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PLA聚合物。

在PLA聚合物制备完成后,挤出机用于将PLA颗粒熔融并挤出成型为所需的形状,也就是李硕所要求的卷材。

这步的技术要求不低,大部分生产商都会在这部出现一些小问题。

沈风和翟守正站在生产线的控制设备前,眉头紧蹙。

第3步能不能顺利完成,有点不好说。

因为,在第2步的核心发酵环节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设备控制室中,数据在屏幕上跳动着的上。

这些,正是发酵罐内正在进行的关键反应的实时反馈。

沈风看翟守正发现了问题,但却不说话,便着屏幕上的一个数据项说道:“翟工,你看这里,乳酸的产量明显低于预期,这是不是意味着发酵过程出现了问题?我这些天恶补了一下相关的知识,应该没记错吧?”

翟守正转头看向沈风,眼神里闪过了微微的惊讶。

他刚才有注意到沈风皱着眉,但他以为沈风是看不懂才这样,谁知这小子居然看出来了。

既然提出来了,翟守正就不能不应了,开口道:“是的,沈老板,你没记错。”

“我刚才已经按照最优化的条件设置程序了,乳酸的产量没上去有些奇怪。”

“我再调节一下,你稍等哈。”翟守正呵呵的笑着说完,就在控制系统上各种操作。

沈风就安静的站在他身后看着。

翟守正没有获得系统的人才标签认可,真的是有原因的。

他看似镇定,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快地跳跃,但每一次调整完毕,将要按下[确认健]时又显得那么犹豫不决,跟没有头绪一样。

这眼神还在屏幕与设备之间来回游移,强装镇定,却难以掩饰住焦虑与迷茫。

他反复调整了好几次。

可两轮测试下来,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翟守正的额头都已经冒出了一层薄汗。

“这个...…嗯,可能是温度传感器有点偏差,我得再校准一下。”

翟守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与不安,眼尾瞟向沈风,似乎在寻找更多能够支撑自己决定的理由。

沈风此刻的内心至少有一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

能力不行就算了,关键还左右推脱,为自己的无用找借口。

左一句可能玉米的原材料差了点,右一句生产线的设备没磨合好。

沈风实在是听不下去这傻逼玩意胡说八道了,开口道:“要不,我们去现场看看,那里不也是有一块控制面板可以调的么?”

翟守正对着电脑屏幕都有些急躁,现在听到沈风的提议,立刻赞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先后的从控制室出来,走到了发酵罐提取乳酸的设备前面。

事实证明,换个地方也没办法让翟守正的能力提高。

沈风看他按来按去,眼瞅着这家伙又要再次找一大堆借口来掩饰,实在是忍不住了。

“翟工,要不让我来试试?”

翟守正拍了下鼻梁的眼镜,还在那里死装道:“沈老板,理论跟实践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你在网上看的网课都是一知半解的。”

“你还是先在一旁观察学习吧,免得一不小心出了什么差错,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

学习?学你的菜鸟技术吗?!

沈风要不是怀疑翟守正有什么企图,避免打草惊蛇,简直都想直接回怼他!

不过,沈风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哪怕在心里把这傻逼玩意骂了一万遍,他还是可以面不改色的说话。

“呵呵,我这不看见没起色有些着急,试试吧,反正也不差这一会儿。”

沈风直接越过了他,手指指着显示[温度]的部分。

“我记得网课老师说过,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37摄氏度是乳酸杆菌发酵的理想温度,不过,菌种特性和发酵罐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应该可以尝试微调至37.3摄氏度,看看是否能促进乳酸的生成。”

接着,沈风操作完毕,他的手指又指向了pH值。

“pH值也同样重要的。”

“乳酸杆菌在pH值5.5左右时活性最高,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乳酸,导致pH值自然下降,需要一个动态的调节。”

沈风说完,又是一通噼里啪啦的操作。

最后,他提到了通气量:“虽然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但适量的微量通气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均匀分布至关重要。估计可以尝试在发酵初期增加微量通气,为乳酸杆菌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生长环境。”

沈风一边说,一边逐一调整了这些参数。

随着调整的进行,屏幕上的乳酸产量数据开始缓缓上升,最终稳定在了预期范围内。

翟守正见状,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龟裂,连瞳孔里都是惊愕。

怎么回事?!

他刚开始听着沈风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话没怎么当一回事,谁知这么一阵子的操作,居然被他撞了狗屎运,将乳酸产量给提上来了。

应该是巧合吧,翟守正迅速平复着情绪在心里想。

两人带着各自的心思返回控制室。

此刻的屏幕上的数据,平静地展示着生产线的运行状态,不过这份平静之下,似乎隐藏着即将被打破的风暴。

果然,不一会儿,控制台上关于聚合反应阶段的警示灯突然闪烁起来。

这回的情况可能要严重一些,因为,急促想起来的蜂鸣声,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

“糟糕,聚合反应出问题了!”翟守正低声的惊呼,眉头紧锁,一脸焦急的盯着屏幕上的提醒。

沈风的神色未变,内心却已快速盘算着对策。

再次站在一旁傻等翟守正装逼,那是不可能的,有这时间,他还不如自己来,还能拍点素材。

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做了。

沈风拿出手机拍了一下警报的提醒,才缓缓站起身,装都懒得装的说:“我去看看吧,也许能找到解决办法。”

没有等翟守正回应,他已大步流星地向聚合反应区走去。

来到聚合反应器前,沈风仔细观察着反应釜内的情况,同时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各项参数。

他盯着设备看了一会儿,从提示中发现了温度控制虽然稳定,但催化剂的注入量似乎存在细微偏差。

这是导致聚合反应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

翟守正这时候已经跟了上来,或许因为太着急,直接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这设备到底又出现了什么问题?这回居然还发出了警报。”

“催化剂的配比和注入时机不太对。”沈风瞥了他一说道。

“翟工,麻烦你帮我拍一个视频素材。”

话落,沈风把点开了录像的手机递给了翟守正,接着就开始动手调整催化剂的供给系统。

“首先,需要确保催化剂的浓度精确无误,其次,要精确控制其注入的起始点和速度,以确保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

他一边调整参数,一边对着镜头继续分析。

“聚合反应是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单体之间的有效碰撞,还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压力,以促进链式反应的发生。”

“现在,我需要将温度微调至更有利于PLA链形成的范围,同时适当降低压力,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随着沈风的一系列精准操作,反应釜内的颜色逐渐由浑浊变得清澈,预示着聚合反应正在向预期的方向进行。

屏幕上的数据也开始逐步上升,直至达到理想的PLA产率。

翟守正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他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为震惊,最终化为一丝恐慌。

他意识到,沈风不仅仅是对这些技术有着表面上的了解,而是真正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沈老板,你是怎么做到的?”翟守正忍不住问道,语气中难掩惊慌。

沈风似笑非笑,为了视频效果对他解释道:“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实践中的经验和直觉同样重要。”

“每一个参数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只有真正了解每一个环节的细微差别,才能做出正确的调整。”

他的话,让翟守正心虚的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