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永历大明 > 第374章 旗主

第374章 旗主

京师紫禁城,殿外寒风呼啸,殿内却是温暖如春

顺治帝福临坐在上方,头戴红顶东珠朝冠,身着明黄龙袍冕服,过去宽大的龙袍,此时穿在顺治身上已经颇为合身

少年皇帝端坐御座之上,俯视着下方众臣,脸上竟也显出数分威严

下方朝班中,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政王多铎,济尔哈朗三人站在前方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多尔衮,多尔衮单独站在最前方,多尔衮往后才是站在朝班左右两侧的多铎与济尔哈朗

三人再往下,方是朝中百官

左侧是清廷朝中文臣,领首者乃是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刚林,刚林不仅是旗人,更是多尔衮最为信任的心腹

洪承畴此时同样站在文臣班列之中,洪承畴先前被江南八旗军将告发私通海上鲁监国,而后便被清廷以丁忧之名召回朝中

清廷彻查之下,虽然洗清了洪承畴的嫌疑,但洪承畴却同样未能复职,而是被留在了朝中出任左都御史,掌管督查院

左侧是文臣,右侧则是谭泰索尼等八旗勋贵武臣

今日乃是大朝,朝中各旗满汉大臣齐聚,但此时殿中气氛却颇为凝重

礼亲王代善终究还是没能熬过这一六四九年的冬天,在昨夜溘然离世

代善在朝中的地位自然不同寻常,但实际上朝中众臣对此事已早有准备

朝廷在数日前问过宫中御医以后,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代善的身后事宜

大殿之中,礼部官吏正式向朝中通报代善离世消息,而后礼部满尚书刚林也是走出朝班,开读追封谕旨

“和硕礼亲王代善,太祖高皇帝次子,太宗文皇帝兄也,忠纯天挺,端格性生,秉志精诚,夙怀英毅”

“礼亲王身历三朝,佐定基业,披坚执锐,劳苦功高,今竟薨逝,诚可痛哉,今特追谥为烈,破例给丧银万两,入祀盛京贤王祠”

下方群臣听完追赠谕旨,也并没有人跳出提出什么异议,代善已死,再给怎样的厚封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代善自努尔哈赤时代便已登上高位,数十年来清廷之中风吹雨打,朝中之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却惟有代善始终屹立不倒

但在这一封圣旨过后,代善在朝中便将被彻底被抹去

刚林宣读完谕旨刚刚退回班列,下方朝班中,正红旗固山额真杜雷便立时出列,开口说道

“礼亲王乃我正红旗主,亲王离世以后,旗中便无人主理,旗主之位绝不可久缺”

“亲王生前已留下遗命,向朝中举荐七子固山贝子满达海袭爵接任旗主,此乃亲王所留遗命,请皇上及摄政王决断”

御座之上,顺治皇帝福临打开遗表看了一眼,而后便令人送给下方的多尔衮,福临看向下方众臣,开口说道

“昨日朕往礼亲王府探视,礼亲王亦当面向朕举荐”

“贝子满达海忠直仁孝,堪当大任,以满达海袭爵主旗,诸卿可有异议”

下方众臣闻言却并不惊奇,满达海自身战功不俗,乃是代善早就定好的袭爵之人

各旗勋贵前几日往王府探视之时,代善亦当着众人之面申明过此事

福临看向阶下的多尔衮,见得多尔衮并无发言之意,心中也是略微松了一口气

福临正要批准袭爵之事,但没等他开口,下方左侧朝班中,一道人影却是忽然出列

“臣兵部尚书汉岱有本启奏”

“兵部日前查实,川省擒斩西贼张献忠一战,正黄旗护军统领希尔根坐视友军被困,惧敌不前”

“战后西征主帅豪格及贝子满达海等人徇私枉法,协助希尔根冒领他人战功,此事证据确凿,请圣上裁决”

清军攻入川省后,曾与西军于西充一带对峙

清军攻入川蜀之时,入川各处关口的西军望风而降,清军入川后也变得狂妄自大

镶白旗护军统领哈宁阿在发现西军主力后轻敌冒进,最终被西军困在西充县城

清军发现哈宁阿被围后,便令正黄旗护军统领希尔根等各旗军将领兵救援

希尔根在救援途中,连连遭遇西军阻击损失惨重,最后竟不敢再领兵与西军交战,选择退兵避战,坐视哈宁阿被围

好在清军所派援军非止希尔根一路,随后尼堪等其余诸路援军成功突破西军封锁,这才最终将哈宁阿救出

但在事后西征大军向朝中报功时,西充解围一战却变成了希尔根力战西贼,将友军救出重围

多尔衮在豪格大军中安插的内线,其实早就已经将此事内情传回朝中,但却被多尔衮悄悄按了下来

多尔衮原本是等着用这件事来给豪格治罪的,但谁知豪格胆大包天,竟敢擅自攻占汉中,抗旨自立,拒不归朝

朝臣之中,尚善与务达海等人闻言,脸色皆是一沉

这汉岱此时看似是在禀报西征大军冒功之事,但谁都明白,汉岱此时就是冲着满达海来的

不,不是满达海,多尔衮是冲着正红旗来的

杜雷闻言,脸上神色大怒,忽然厉声喝道

“汉岱,你一个外旗之人,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干涉我正红旗内部旗务”

汉岱见得怒目相视的杜雷,脸上却是不为所动,轻声开口说道

“杜雷都统说的是哪里话,本官此时乃是在禀报兵部事务,如何是在干涉正红旗旗务”

杜雷闻言却是愈发愤怒,冷声喝道

“满达海乃是礼亲王生前亲自指定的袭爵之人,你早不提晚不提,却偏偏在贝子即将袭爵之时,弹劾我正红旗未来旗主,你到底有何居心”

汉岱此时脸色也是冷了下来,冷声说道

“正是因为满达海即将袭爵,所以本官才必须将此事通报朝中,八旗乃我大清立朝根本,旗主之位岂容儿戏”

“本官主理兵部事务,满达海欺瞒朝廷,触犯军律,若本官不提前禀告朝廷,这才是真的失职”

杜雷正要再辩,但上方却是忽然传来一声清咳

多铎身着五爪团龙朝服,扫了下方众臣一眼,脸上却是神色随意,开口说道

“汉岱说的有理,我大清以军功立国,满达海替人谎报军功,若不严惩,今后各旗军将谁还会卖命厮杀”

“杜雷,你想护着你家主子固是忠心,但你别忘了,你正红旗乃是我大清朝廷的正红旗,莫说满达海还不是正红旗主,纵是他成了正红旗主,他犯了事朝廷也一样要治罪”

“怎么,你不服气?”

杜雷闻言,脸色亦是骤变,其实在汉岱出言的时候,杜雷便已经感觉不妙

汉岱不仅是兵部尚书,更是镶白旗固山额真,汉岱之言,基本就代表了多铎的意思

汉岱还只是弹劾满达海,而多铎此时就已经是在直接反对满达海袭爵了,一个身有重罪的人,如何能袭爵执掌正红旗

杜雷数次欲图开口反驳,但看着上方漫不经心的多铎,最终竟是不敢开口

清廷朝中,多尔衮威严狠厉,而多铎则是喜怒无常,这人做事完全不计后果,一旦被此人记恨上,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报复

而且多铎也绝不是杜雷有资格去反驳的,多铎不仅是辅政王,更是清廷如今当之无愧的军中第一人

清廷入关以后几乎所有硬仗都是多铎打下来的,单论军功,朝中所有人都望尘莫及

而在清廷朝中,军功有时候便意味着一切,你能打那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济尔哈朗见得下方沉默的群臣,也是知道在多铎开口后,此时朝臣已经无人能与多铎争论

济尔哈朗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说道

“豫亲王所言有理,朝廷法度威严,纵是旗主犯法,一旦确认以后,亦需接受朝廷公议处置”

“但八旗旗主尊贵,亦非是常人能比”

“兵部所说冒功一事,事主镶白护军哈宁阿及尼堪等人皆已战死”

“前线战事混乱,连当事之人都已不在,又如何可说证据确凿”

“本王以为满达海乃是礼亲王亲自指定的袭爵之人,此时若无实据,绝不可轻言弹劾定罪”下方的汉岱看着神色严肃的济尔哈朗,眼中思却是闪过一丝笑意

汉岱却是没有丝毫犹豫,又是开口说道

“郑亲王所言有理,但正是因为旗主位份尊贵,所以本官才不得不据实奏告朝廷”

“哈宁阿与尼堪贝勒乃是力战而没,为国捐躯,镶白诸军为国战死,此时竟有人欲夺其战功,此事实是恶劣”

“兵部已掌握相关人证物证,满达海包庇冒功一事确凿无疑”

汉岱说完,目光便看向右侧,一道人影也是直接出列开口

“臣噶达浑参见皇上,参见摄政王,末将当日随军出征川蜀,可证明希尔根冒功确有其事”

“噶达浑,你这混账,你在这胡言乱语什么”

杜雷神色惊怒,噶达浑可是正红旗的护军统领,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正红旗内部的人竟会出来举报满达海

噶达浑见得杜雷怒视而来,却是下意识避开目光,开口说道

“杜雷将军,末将虽是正红旗旗人,但首先却是朝廷军将,兵部已查得此事,末将亦不敢欺瞒皇上朝廷”

噶达浑看着朝中众人投来的一样目光,此时却是一咬牙,又是大声说道

“当日我等镶白,正红,正蓝三旗军将血战数场,这才击溃西贼围城之军,直到西贼退兵以后,希尔根这才姗姗迟来”

“当日救援西充,非止末将一人,正蓝旗阿尔津亦是援军之一,只是此人乃是肃亲王麾下部将,恐怕不肯轻易作证”

“但当日救援之事,军中所知之人众多,轻易便可在军中寻出人证,末将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分虚假”

济尔哈朗闻言,心中也是顿时沉了下来,代善昨日才离世,但今日兵部就立马弹劾满达海,显然是筹备已久

济尔哈朗先前虽然并不知道满达海替人冒功一事,但此时多尔衮等人既然敢将此事在朝中公诸于众,那此事十有八九便是真的

下方杜雷神色哀求的看向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沉默片刻,最终却是移开了目光

此事他已经不能再沾手了,若单只是协助希尔根冒领一下功绩,那也不算什么大罪,按朝中惯例,降个一两级罚点银子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希尔根冒领的乃是镶白旗一众战死军将的战功,这个事情的性质却是一下就变了

军将在前方战死,却连生前立下的战功都被人冒占而去,这事已经犯了忌讳

若是济尔哈朗还要为满达海辩解,那连他自己恐怕都要被牵连进去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过了不知多久,上方的多尔衮终于轻声开口

“贝子满达海协助罪将,占夺死难将士战功,着令有司逮拿审问”

“满达海身犯大罪,不宜再为正红旗袭爵之人”

“礼亲王四子多罗郡王瓦克达,战功卓著,品行仁孝,可堪大任,本王以为当以瓦克达袭礼亲王爵,执掌正红旗,尔等可有意见”

堂中连济尔哈朗都已经不敢再插手此事,群臣更是不敢再言

多尔衮扫了下方众人一眼,便对着上方的福临开口说道

“贝子满达海狂悖乱法,实有大罪,不宜执掌正红旗,朝中诸臣皆以为礼亲王四子瓦克达贤明可用,请陛下裁决”

“那便按皇叔父摄政王的意见办吧”

福临声音虽然还勉力保持着平静,但眼底却已是怒火中烧

只是福临眼中的愤怒却很快便熄灭下去,又是如同泥塑木雕一般坐在鱼座之上,再不言语

多尔衮扫了一眼上方少年皇帝,脸上却是神色平静,似是完全没有发现福临眼中的愤怒,或者说哪怕是发现了,多尔衮也并不在意

多尔衮定下了正红旗旗主后,却并没有停下,又是开口说道

“朝中最近接得前线禀报,我大清与明廷于浙省,赣省,豫省等多处,出动骑军踏粮”

“我大清前线各省被毁田地数十万亩,明廷一方损失亦大致接近”

“前线田地大量被毁,江南大军囤聚亦耗粮众多,去年运入京师的漕粮已显不足”

“明廷桂王执掌朝政后,兴兵治政,实力渐复,如今已站稳南方,朝廷短时间内已无法全灭明廷,本王以为此时当与明廷议和”

多尔衮此言一出,场中众臣却尽皆哗然,先前朝廷在闽浙川蜀等地连遭败绩,众臣心中便已经知道,短时间内清廷矿怕已经没有能力覆灭明廷

但此时当真从多尔衮口中听到议和之事,场中之臣无论满汉,却皆是心绪复杂

下方众臣还未来得及思索此事利弊,但此时尚善却是忽然直接出列,沉声说道

“我大清入关以来,数年间便占有中原大半,此乃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明失其鹿,这天下便合该为我大清所有”

“明廷先前不过是趁着我大清无备,这才小胜几场,只要我大清重新调集兵力,必可轻易覆灭残明,令我大清一统中原”

“摄政王此时何故要对明人屈膝,若是与明廷议和,便是凭白葬送朝廷大业,皇上,此时决不能议和!”

尚善见得上方投来的冰冷目光,心中虽是微微慌乱,但脸上却仍是一片坚定

多尔衮与多铎两人本就掌控两白旗,通过拉拢谭泰巩阿岱等人,又掌控了大半的两黄旗,此时两红旗也已被多尔衮扶持之人掌控

多尔衮顶着与明廷四处开战的压力,尚且能谋夺正红旗与镶红旗

若是此时清廷与明人议和,没了明军的压力以后,那多尔衮下一个要解决的就必然是仅剩的两蓝旗

多尔衮眼中一片冰冷,但脸上却是神色平静,开口说道

“好志气”

“既然尚善你觉得不可议和,那便由你领镶蓝旗之兵,即刻出发前往浙省,攻灭明廷”

“只要你能攻占闽省,那本王便立刻替你请封亲王,郑亲王,你觉得本王此议如何”

尚善闻言,脸上也是神色微变,博洛被杀,图赖被杀,尼堪被杀,这些朝中声名赫赫的大将,在这几年间皆被明廷击败斩杀

尚善虽然自大,但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这些朝中宿将尚且折戟明军,他又能好到哪去

此时若真让他领军去攻灭明廷,那根本就是去送死罢了

济尔哈朗沉默片刻,也是沉声说道

“尚善年轻气盛,摄政王何必与他一般见识,战和乃朝中大事,自当由摄政王决断”

多尔衮见得济尔哈朗服软,这才扫了一眼下方的尚善,冷声说道

“朝中诸多大将与明廷征战数十年,尚且不敢说覆灭明廷”

“一个受祖辈隐蔽的小辈,却来这大言不惭,说什么轻灭明廷,简直是不知所谓”

“这次看在郑亲王的面上,本王不与你计较,但下次说话以前先想清楚自己的身份,莫要再在这丢人现眼”

“下官失言,请摄政王赎罪”

尚善脸色青红一片,沉默片刻后,终于还是拱手告罪,默默退回班列之中

今日大朝,济尔哈朗等人虽然已竭力抵挡,但最终还是多尔衮等人大获全胜

随着正红旗旗主改易,朝中的好不容易才维持了两年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在失去代善以后,朝中已经再无人能阻拦多尔衮一系的决定了

代善离世不过一日,但所遗留的布置却已被一扫而空

瓦克达袭礼亲王爵,出任正红旗旗主,正红旗固山额真杜雷被废,远在南京的勒克德浑升任正红旗固山额真

满达海接得京中消息,原本正星夜赶回京师,但在赶至真定府时,却是忽然接得济尔哈朗所派秘使,知道了京中的变故

满达海接得密信后放弃进京,直接连夜领军撤回西安,多尔衮派往真定府的人手扑空,未能抓住满达海

满达海领军返回西安之时,清廷的议和使团却已经迅速组建完毕,一路向着闽省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