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临安不夜侯 > 第919章 汉帜卷兮复旧疆

第919章 汉帜卷兮复旧疆

第919章 汉帜卷兮复旧疆

又是一天的鏖战!

开封南城,城头之上……

残破的堞墙、砸碎了城头石头地面的石弹、残肢断臂,斜插的箭羽……,一一沐浴在惨淡的夕阳之下。

又开始下雪了。

很快,这一切都将被白茫茫的一片所笼罩。

杨棠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宋人军营,眉头紧锁。

他的铠甲上沾满了尘土和干涸的血迹,右手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知道,昨夜风中,下了一场很特殊的“雪”,那是飘飞满城的宋人的飞檄。

想必此时,整个开封,无数的人都在思量或者密议那传单上的内容。

抓是抓不过来的,收缴也是收缴不过来的。

你知道谁捡到了传单呢?

而且做为金国的南京府,开封有太多的达官贵人,这些人家,你能查谁?

杨棠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杨沅信上所说的话。

“开封,是我大宋国都。

弟不想让开封城变成一片废墟。

因此,表兄若及时醒悟,献城投降,便是天大的功劳。

表兄的官职和权位,将比现在只高不低。

你若要封王,弟也愿为你向官家请旨。

但,表兄若执迷不悟,待我大军攻下开封,大宋国都之毁,责任全在表兄。

弟虽与表兄是亲戚,也不敢徇私,必以严法酷刑加身,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想到这里,杨棠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将军,那懒朔风大人到了。”

杨棠扭头看去,就见一身铁甲的那懒朔风正踏风雪而来。

那懒朔风虽是开封留守,做的是文官,但形容气质,却与武将无异,甚至比杨棠更像一个武将。

“杨总管,如此大雪,还在城头巡视?依我看,今晚宋军不会攻城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杨棠淡淡一笑:“我是在观察宋军营中灶火,如果宋军补给不能及时,我开封之围,或许可解。”

那懒朔风挑眉道:“哦?那依杨总管看来,宋军粮草,可有无以为继的模样?”

杨棠苦笑:“我军今无人去截宋军粮道,而且领兵者即为宋国现在最有权势的人,后方官僚也不敢在粮草补给上故意拖延……”

他摇了摇头。

“是啊,我开封孤立无援,只能靠我们自己守下去了。”

那懒朔风叹了口气,走到杨棠身边,也向外面看去。

“城中粮草,倒还充足,只是,如果朝廷一直不能派来援军,总有城破的一天。

杨总管,你觉得,朝廷还能派来援军吗?”

杨棠皱了皱眉:“宋人的飞檄上说,新金已经出兵,山东路沿海,俱被新金兵马占领,燕京已自顾不暇。

如果此言属实,那么……想等来陛下的援军,恐怕……不可能了。”

“是啊!”

那懒朔风也苦笑起来:“燕京如今形势如何,我们居然要靠宋人的飞檄才知道。

看来燕京形势,真的不妙啊……”

他叹息着,捋了捋他的大胡子。

袖中忽有一件东西,被风一吹,飞了出来。

杨棠手疾眼快,一把抓在手中,正要把它还给那懒朔风,动作忽然一顿。

这东西有些眼熟啊。

杨棠仔细一看,竟是一份招降箭书。

杨棠目光一闪:“知府大人也收到宋人飞檄了?”

那懒朔风很自然地接过招降箭书,重新揣回袖中。

“是啊,不只是我,许多将士都收到了。

今日午后,还有一个谋克伙同手下几名亲信,商量缀绳出城,投降宋人。”

“哦?竟敢动摇军心,思量叛逃,那知府大人如何处治他们了?”

“本府把他们关进了大牢!”

那懒朔风恶狠狠地道:“他们食我大金军饷,临战却生怯意,必须严惩!”

杨棠心中一动,所谓严惩就是打入大牢?

那懒朔风今天来我这里,究竟是为何而来?

杨棠试探地道:“阵前动摇军心,图谋叛变,难道不该当场处决?”

那懒朔风蹙起眉头,重重地叹了口气:“杀得完吗?

现在满城都是这种飞檄,看了飞檄胡言乱语的不可胜数,怎么杀?会激起兵变的。”

“哦?”

杨棠隐约感觉到,他似乎猜到了那懒朔风的来意。

难不成,做为一个正宗的女真人,他也动了投诚的念头?

杨棠想了一想,谨慎地道:“人心不稳,这可是我们坚守城池最大的隐患。”

那懒朔风摇头道:“不是隐患,而是我们这城,还能守多久的问题。”

杨棠盯视着那懒朔风:“那……知府大人可有良策?”

“正要与杨总管商议。这开封,我是正印官,可整个南京路,却是杨总管你最大。

不知杨总管可有主意,我那懒朔风现在和杨总管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然无有不从。”

杨棠打了个哈哈,用半开玩笑的口吻道:“你总不会是想要开城投降吧,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陛下可不会如你一般宽宏大量,把那图谋叛变的人只是关进大牢。”

“杨总管在和本府开玩笑吧?如果开城投降,那咱们就是宋人了。

金国的皇帝陛下,要如何治咱们的罪呢?”

那懒朔风笑吟吟地说着,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透着冷意。

二人对视良久,风雪自二人面前掠过,那双互相窥视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忽然,杨棠道:“知府大人,觉得该献城投降吗?”

那懒朔风回首看向开封城。

开封铁塔、大相国寺、御街、残存的大宋皇宫……

那懒朔风叹息道:“我任南京留守多年,实在不忍这一切,毁于战乱之中啊……”

杨棠缓缓道:“城中守将,未必都愿意投诚吧?”

那懒朔风听到这里就笑了,试探至此,他已经明确了杨棠的心意。

那懒朔风转头看向杨棠:“杨总管,你我若要战,谁敢降?

你我若要降,谁敢战……宰了他就是!”

就在城头,风雪之中,两员开封守将开始商量起了献城投降的细节。

如果向部下们宣布此事,如何处理坚决反对者,可以向杨丞相提出什么条件……

很快,城头上就像是出现了一对堆砌的雪人儿,还挺有夫妻相。

是夜,一连三封箭书射进了大宋的军营。

从城头是无法把箭射进军营的。

这显然是金兵从城头上用筐缀了人下来,趁夜跑到宋军营盘外,向里面射出的箭书。

三封箭书一枝被巡营宋兵当场捡到,一枝在次日一早太阳升起后才被发现。

至于第三枝箭,射到了一顶营帐的上面,直到拆卸营帐时才发现。

杨沅看到箭书,脸上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还有九天便是正旦,大宋,即将收复它久违的国都!

……

正旦前第六天,杨棠和那懒朔风献城,杨沅接收汴梁城。

三天的准备时间,也嫌仓促了些,但杨沅已尽能地让宋军盔鲜甲亮、军容齐整。

比起当初灵壁大战后,他在宗阳宫前举行献俘礼时,这支兵马的队列稍嫌不够整齐,但冲天的杀气,却丝毫不逊。

十二门大炮,充当了礼炮,隆隆炮声中,旌旗猎猎,大军入城。

城头,金国的大旗被扯下,宋国的龙旗缓缓升起。

其实从三天前杨棠和那懒朔风决定投降,并且最终控制了全城时,就可以易旗了。

但,杨沅是个讲究仪式感的人。

他的这个仪式感,当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给进城的将士们看,给城中的百姓们看。

果然,尽管一天前,城中百姓就已知道守城的金军要投降,大宋将光复汴梁,还是因为这种隆重肃穆的仪式感,而热泪盈眶。

三十多年前,汴梁沦陷。

今时今日,汴梁城里中年以上的百姓,对这段历史还是记忆犹新的,他们如何不泪如雨下。

战马嘶鸣,铁甲铿锵,宋军将士排列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开封城。

金军已按要求,列队投降。

他们的刀枪,放置在一起,在御街上堆如小山。

杨沅身穿黑漆顺水山文甲,腰悬长剑,骑一匹乌骓马,宛如铁铸的战神。

当他的大旗飘扬进入御街两侧无边无沿的人群眼中时,那人潮便呼啦啦地跪了下去。

“杨丞相!杨丞相,王师回来啦!”

号啕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了一起。

此时,金国特使蔡珪的车队,已经到了滑州滑县。

他们于冰天雪地之中,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赶到滑州时,适逢滑州黄河冰面开裂,由此渡河太不安全。

这要是走着走着,那一车车的宝物和三个美人儿掉进冰窟窿里,那可真就是叫天不应了。

因此,蔡珪决定,在此歇宿一晚,明天启程,绕行一段,另择安全道路继续前往开封。

滑州此时仍在金人手中,蔡珪还不知道杨棠和那懒朔风献城,杨沅已经收复开封。

次日一早,蔡珪的车队继续启程,这一绕路,便多耗了一天半的时间。

这一日傍晚,蔡珪的车队抵达了陈桥。

陈桥驿的驿丞听说有打着金国旗帜的车队自北而来,不由大吃一惊。

他忙不迭迎出馆驿,蔡珪车队的侍卫颐指气使地道:“我大金国皇帝陛下特使蔡大人驾临,立即准备上好房间,准备饭食。”

那驿丞惊声道:“皇帝陛下的特使?你们怎么还来这里?

你们不知道么,开封城,已经被大宋丞相夺下了。”

“什么?”那侍卫不由一呆。

驿丞也不敢说他们已经接到那懒朔风派人传讯,说是不日就要派人来此接管。

生怕这么说惹恼了这金国特使,一刀把他砍了。

驿丞只道:“你们还是快快原路返回吧,真叫宋军看见了,想走也走不了啦。”

“本使节就是奉皇帝陛下之命,来求见大宋丞相的。”

蔡珪从车上走了下来,虽说宋军已经收复开封的消息,让他也大吃一惊,但是倒也不慌。

反正他就是冲着杨沅来的。

“安排房间、饮食吧,明日一早,本使就要赴开封城,拜谒大宋丞相。”

蔡珪回首看了一眼那三辆帘帷垂挂的轻车,忙又嘱咐驿丞:

“对了,还要准备热水,多准备一些,今晚入住客人中,有三位女子,需要沐浴。”

明天就要拜谒大宋丞相了。

这礼物当然要洗白白擦香香,免得入不了那大宋丞相的法眼。

据说那厮虽然极是好色,眼界却高的很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