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软乎乎的沙发上,陈旭琢磨着这一次统子的大更新改动内容。
从弊端来看的话,这一次统子的大更新内容。
可以说是让后续爆统子的难度增加了。
例如这一期结算,塞尔达传说的在这两个季度中的收入,将会纳入到总收入池。
这谁能扛得住?
而且后续开发的项目,在下一期结算前的收入,都会被统计进去。
但却也是有好处的。
最大的一点,那就是自由度更高了。
而且现在自己可以同步开展两个项目,其中一個在第一期进行结算,另一个项目完全可以拖到第二期。
这期间烧钱弄出来的成本,同样也是疯狂的进行着叠加。
唯一最大的困难点,那就是一个月后的项目持续收入。
跟本身项目的一个月结算期,能否相较于成本达成亏损。
每期总共100000万元的可动用资金,看起来很恐怖。
可有时候花钱也很困难。
更别说全都投入到游戏上面了。
宣发这一块算是一个很大的支出点。
之前启明星游戏的诸多项目,基本上都没有在营销上做过文章。
主要就是不想要在结算期内,取得太多的销量。
毕竟任何一款大卖,甚至可以说销量在半年内能超过500万份的游戏。
基本上都具备了一个要素,那就是热度很高,至少是在玩家群体间,曾经一度达成了热度的顶点。
因为许多玩家购买游戏,除了自己的喜好外,基本上就是奔着销量高的那种去的,别人玩他就去玩。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游戏厂商,将钱花在营销上面了。
省下来投入到下一款产品里面,不是更好?
其次就是能半年内达到,或者接近千万销量的游戏,这种就属于现象级了。
哪怕一些不怎么玩游戏,只是偶尔接触,甚至完全不接触的人,都能听到过这款游戏的相关梗或者话题。
例如前世大火的帕鲁跟博德之门就是如此。
尤其是后者,哪怕有神原2这样的经典作品,可EA了3年还是只卖了大约两百万份。
但随着德鲁伊与熊话题点破圈形成几乎是现象级的话题,一下子就让这款游戏被无数人注意到。
对此感兴趣的LSP、因为这款游戏话题度比较火的普通玩家,又或者听过这游戏能日熊的路人。
直接让这款游戏在正式上线后,销量彻底爆炸。
尽管这些跟其游戏本身品质过硬有关。
可宣发营销的作用也是毋容置疑的。
“通过营销榨干后续可能持续带来的销量,同时两个项目同时开发,可如果使用全新技术的话,那技术研发或者收购等带来的成本,将会是在哪一个项目上呢?”陈旭心里面盘算着可以操作的点。
首先营销榨干后续的持续销量,这就不用说了。
对于纯正的单机游戏来说,宣发给足的情况下,头一个月的销量。
在游戏不进行折扣销售的情况下。
至少占据游戏一年内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就跟前世的博德之门3一样。
首发的第一个月,其总销量便已经达到了700万份。
抛去EA阶段的销量,光是首月正式版的销量就有近500万份。
而在其上线的半年后,博德之门3的发行总监对外透露,游戏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200万份。
更别说博德之门3本身游戏可玩性极高,且本身还是受众极广且没有质量相仿同类产品替代的DND式游戏了。
可见其在营销效果拉满的情况下,首月的销量占比有多重。
“前期营销,尽可能吸引可能是游戏受众的玩家,降低后续的持续收入,而这一款游戏因为有《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后续的收入,基本上很难爆统子了。”
“但却可以为下一期爆统子而做准备。”陈旭参照着统子5.0更新后的规则,一点点的的进行分析。
“所以这款游戏得选择一个持久力不足,且投入不是很大,最好是其使用的一些技术,还能够薅用来爆统子的那款项目,最大化增加后者的成本。”
“同时烧钱的那款游戏,后面的持续发展就不用多管了,最关键的就是首月结算时的销量。”
“所以后者营销肯定是不能去营销的,没有营销的情况下,就算启明星有不少的名气了,但能转化的销量也不会有多少,而且还得是以单机内容为主,最好是节奏比较慢的类型,这样可以最大化让游戏热度燃烧的比较晚。”陈旭一点点做着总结。
也就是说这一期的游戏,从爆统子的角度上面来说,纯粹的是炮灰。
烧钱的那款游戏,才是狠狠爆统子的主力军。
“只可惜现在启明星的实力,还不足以专门做一个平台,只将游戏放到平台上销售。”陈旭有一些遗憾。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爆统子的计划,绝对是保险的了。
前世的育碧、EA等厂商,一度离开steam将游戏只登陆自己的平台。
可多年后,还是重新回到了steam这是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会影响游戏的销量么。
而现在启明星尽管名声大噪。
可从规模能力来说,距离那一层还是差一点点距离的。
所以试探后,陈旭也是从统子那边收获了一张配钥匙的图。
“不过问题也不是很大。”
“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操作的话,可行性还是非常大的。”陈旭心里面盘算着。
接下来的一款游戏,属于‘炮灰’级别的存在。
不能指望它去爆统子,还得尽可能在第一个月,爆发出全部的潜力。
亏损转换比例拿不到,但好歹不还是有个盈利额转化比例么?
尽管只有1%的比例,可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另外虽然不指望这款游戏去爆统子,可爆一下仇家,大概率还是没问题的。”陈旭抿了抿嘴唇,想到了自己的小本子。
当初刘一守背后偷偷摸摸搞了两次小动作,让他逮住一个机会,将其挖坑埋土吃大席。
眼下这基恩瑞姆背后搞小动作的次数,可不止两次了。
尽管基恩瑞姆作为嗦尼新任的CEO,想要将他给挖坑埋土弄成刘一守那样子,还是非常难的。
可收一收利息,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还是那句话,陈总这个人,主打的就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至于到底要选择哪两个项目,陈旭心里面大致也有一点数了。
…………
…………
“这一次将大家喊来,主要是确定一下接下来公司全新的项目问题。”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启明星的会议室里面。
周苒,肖岛、修夫、龚琦、应高还有山上英二跟青沼真司,陶德等人。
以及大阪那边百金的神谷墩志跟稻叶英树两个人,同样也通过视频来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这一次我们将会同期进行三个项目的开发!”
陈旭看着脸上带着些期待表情的众人,缓缓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露出了兴奋以及惊讶以及凝重的表情。
兴奋是因为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后,他们又要进行新项目了。
尤其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他们亲自参与并开发出了这样一款,足以影响游戏业界的伟大作品。
尽管主要的框体构架,基本上都是由他们的陈总进行审核指导。
可光是能够参与到其中,便已经足够让他们兴奋了。
而现在即将进行的新项目,他们十分期待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至于惊讶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因为这还是启明星游戏内部,头一次要进行三个项目的开发。
虽说如今启明星游戏的规模已经不小了。
而且多个项目开发,对于游戏业界来说,差不多也算是常识。
可至少对启明星游戏来说,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所以众人兴奋之余,表情也十分的凝重。
多个项目开发,对于项目的管理,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很多游戏公司,明明实力不差,可最后制作出来的游戏,却很拉胯。
其中项目管理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个项目,其中两个项目将会是短期项目,目标是两个季度后上线发售。”陈旭朝着众人缓缓说道。
说到这,陈旭看向众人。
就见众人表情严肃。
三个项目,哪怕其中一个是长期项目。
但同时开发三个,其中两个还要在两个季度后上线。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挑战。
看着众人一脸严肃的样子,陈旭也清楚他们心里面担心的是什么,当下笑了笑解释道。
“其中两个短期的项目,一个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移植项目,另外一个将会是线程式FPS类RPG的游戏,规模并不是很大,主要是用来给我们长线项目,进行技术经验储备的。”陈旭缓缓道来。
这并不是陈旭忽悠众人的说辞。
而是他昨天晚上思考了一夜,最终做出的决定。
首先就是移植项目。
原本陈旭是打算跟仁天堂的独占合约到期后,直接就登录到PC上面去的。
可现在的话,陈旭不得不说计划有变了。
用来爆统子的那一个项目,投入了巨额成本,且启明星游戏一款又一款的作品也算是打出了名气。
而且因为巨额成本的投入,哪怕不进行营销,其游戏体量也绝对是无比庞大的。
万一销量真的在首月内爆发了该怎么办?
又或者原本用来做‘炮灰’的项目,后面的持续收入超出预期怎么办?
所以自己还得上一个保险。
那就是流量分化!
前世的泰坦陨落2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夹在战地跟使命召唤的新作中。
哪怕自己质量不俗,却也难逃销量爆死的命运。
到时候同期可能不一定有人能跟启明星游戏打擂台。
但这自己还不能跟自己打么?
NX独占的神作《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首次登录PC。
陈旭相信绝对能够吸引不少玩家的目光。
毕竟统子这次更新的规则,结合语境的情况下,明显指的是结算周期中进行开发的项目。
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是第四期结算时的项目,属于已经发布过的产品,且到时候还可以再结算期的前一天发布。
那这样算不算结算期内正式发布的产品呢?
对此陈旭只能说统子这一波属于规则,还不够完美详细。
尤其是这个计划被他提出后,统子并没有当场给他发放配钥匙的图。
只是在他准备用本期系统资金进行开发时,很快的弹出配钥匙的图。
那速度,那表现。
就好像是被人松开了捂住嘴的手,终于能开口说话一样。
所以那时候陈旭就明白,他又找到BUG了!
更新!统子你继续更新啊!
知不知道什么叫做BUG越少,BUG越多?
而在陈旭心中得意的时候。
进行视频会议,远在大阪办公室里面的神谷墩志,只感觉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陈旭的话直接击穿了他的幻想:“《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这边的移植工作,就交给百金工作室吧!你们的技术力,我是信的过的。”
“是,陈总。”神谷墩志强迫自己露出微笑。
往好的地方想,他也算是参与到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开发中了不是么?
“此外短期内的新项目,涉及到射击跟动作内容的地方,同样由你们这边负责。”陈旭继续说道。
这一下神谷墩志就精神起来了。
终于除了项目移植的活外,他们也能够参与到正常游戏的开发中了么?
尽管不是全权交给他们负责,只是将射击跟动作元素的活交给他们,毕竟动作这一块是他们的老本行,而射击内容的话,此前百金工作室自己跟代工时也都接触过类似的。
跟龚琦他们这些曾经在目标游戏里,开发过的那款四不像FPS游戏比,百金工作室这边的经验跟技术都要更强一点。
“此外这款游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游戏的AI部分,同时这也是我们为剩下的那款长期项目,需要积累的经验。”陈旭缓缓说道。
同时所有人都看见,办公室的大屏幕上。
出现了两份计划书稿件。
最初的一页,上面没有文字。
只有【1】【2】两个数字标记,表明他们优先开发的顺序。
此外在数字后面,还有两个图标,看起来像是游戏的代号。
第一个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了一艘齐柏林飞艇跟一个热气球飞行棋。
而第二个则是一把左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