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自然是不对的,那等于突破了作为万物之灵的底线,与禽兽等同,自甘堕落。
不过么,按照万物一体的原则,天地造化世间一切生灵,并非有意而为,所用规则与材料并无差别。
人能活着,要靠吞噬其他生灵获取能量与灵机。
人若死去,则一切重归于天地大循环,如来如去。
陆泽每次离开,都会舍弃肉身,只保存人生经验和元神滋长的感悟。
这么算起来的话,并没有带走任何物质东西。
噢,那没事了。
真身收敛,法阵散去,光芒不再,异象消失。
陆泽缓步走来,脚下好似有无形台阶承托,一直来到众人面前。
“怎么都这幅表情?”
看到他们脸上的敬畏和迷茫,不由心中纳闷。
阿碧小心翼翼的上下打量他,犹豫不决的问:“道爷方才是使得仙法?”
她两手比划,拉长又缩短,似乎不怎么妥帖。
其余人猛点头,这是从未见过的全新版本,貌似只有神仙故事里才有的神通吧。
“呵呵,无需大惊小怪,那不过是一种精气化身的法门而已。”
陆泽说得轻描淡写,可几人听来却没那么简单。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若能形诸于外而显化真身,岂不是说,你能造化生灵,这还不算神仙手段?”
王语嫣博闻强记,立刻想到易经和道经中的描述,用狐疑的眼神瞪着他。
陆泽微微摇头。
“造化之道何其难也,非成仙不足以行之,我连金丹都还没摸到边,说那个还太早。”
陆真人诲人不倦,估计他们若是没弄明白的话,心里一定会留下关隘,便耐心解释。
“你们的真气修为到了,便可外放凝形,操控如真人。若能更进一步,将精神赋予其上,自行如常,则为真气化身。”
“若修为进境先天,脱胎换骨之后,能真气液化、脏腑生神,则可令精气炼化之功外显,大约便是我现在的模样。”
对于修行之法,陆泽从不藏私,他巴不得多几个可靠的同行者,一起参悟进步,相互扶持。
只可惜,符合条件的,天下没有几人。
林灵素年龄还太小,他未必能等得到那一天。
众人这才恍然明悟,却又感觉各异。
王语嫣得他提携,从开始便跨越先天门槛,只是天赋偏于招法技艺,于修行悟道方面稍有欠缺。
若论根器之佳,反而是阿碧更胜一筹,寄情于音律之间,世情烦恼不萦于心,专心致一,未来必有成就。
再者便是林灵素,此子天赋异禀,是個修道炼法的绝佳种子,但搅动红尘的执念太深,最终下场如何,殊难预料。
至于阿朱和马大元,这辈子当个凡人,也挺好。
当场解惑完毕,众人受教,转头再看那地宫旧址,成堆巨石以八阵图排列,仍有氤氲气雾袅袅升腾。
却是方才冰蚕释放的玄阴寒气所致,此时仍有残雪凝冰没有化尽。
马大元不自觉的又想到之前的明堂幻影,心中激荡难抑。
“真人,可是要将此处遮掩一番?”
一夜之间忽然剧变,一定会引来各种猜测言语,免不了往鬼神上扯。
陆泽摆了摆手,没有放在心上。
“由他去,只是一位高僧在此入灭,得空来拜祭一番便可。”
马大元一口答应,这种事,丐帮做来很方便。
只不过,他们都想得简单了一点。
陆泽弄出来的动静着实不小,而洛阳城中还活着的旧党大佬也太多,势力广大,根深蒂固,抓住任何机会都要大做文章,牵扯到朝堂斗争上去。
他们大功告成,悄然离开,马大元自去安排丐帮众人不提。
陆泽等人回到吴氏庄园,让阿朱取来一块璞玉,以阴阳真气炼化塑形,内部刻印简易阵法,将今晚帮了大忙的冰蚕放入其中。
这小东西落入他的魔掌,在真气丹炉里一番炼化,几乎吐尽了体内的真液,此时收缩成不过一寸来长的幼小形态,病恹恹的毫无活力。
几女瞪眼瞧着,感觉晶莹可爱,毫无开始的凶狠霸道。
陆泽将玉盒推到几人中间,指了指那冰蚕。
“谁有心思想养宠物,可用真气时时滋养,闲空带其寻些蛇虫毒物,灵草奇药亦可,将来或能成为臂助。”
经过他的摧残和洗练,这小虫儿也不用只吃剧毒,别的什么精气所化之物,也可以喂养。
王语嫣想也不想的摇头,她照顾自己尚且够呛,哪里有空养活别的。
阿碧也笑着摆手,关键是怕蛇虫之类。
阿朱便接了过去,她暗里还藏着一份私心,自家便宜妹妹阿紫武功尽失,又是擅长此类毒物使用,将来若有机会,给她当个防身的利器也不错。
嗯,那却是要等道爷升仙之后,或者王姑娘不甚在意她的顽劣。
陆泽给出冰蚕,其实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不点破。
林灵素自是不会与女孩子争,再者他心大的很呢,今夜又见识了陆真人的妙法威能,早已下定决心,要效法苦修,以期早日望其项背。
超越之念,暂时是没有的。
忙活半晚,都要回去休息。
陆泽感悟一番今夜进境,试验气液互转之道。
他开创的这一层功法,不是单纯的真气三态变化,膨胀收缩,而是包含了阴阳、寒热两重概念。
液化并非雾露凝聚,而是含有肃降、内敛之意,同步释放热能,可制造局部高温,乃至改变物质内部构造,或者破坏。
气化也并非雾化,还内涵阳力升扬之妙,这过程中要吸纳大量热能,化用于武功技能,则可令区域范围急剧降温。
如此寒热升降,聚散由心,即可以真气模拟出法力的效果,并由此衍生诸多妙处。
最起码的,他若是再来炼丹炼器,处理材料、控制火候,方便了无数倍。
若是能再进一步,解决了升降显隐,这真经的第二重功法可算大成。
如此进境,已经很快了。
陆泽神清气爽,自去钻研法用之道不提。
……
他们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可把洛阳城许多人害苦了。
先是发现异象的人,晚上宵禁不能乱跑,可架不住有武功高的无视律法,在丐帮人马撤走之后,陆续赶到废墟那边,看到陡然出现的地宫法阵,惊骇莫名。
他们能感受到残存的真气力量,强大的波动冲击下,一些异象侵染在植被和土石间,也能以精神隐约感悟到。
洛阳城何时出现此等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强者了?
众人疑神疑鬼,莫衷一是。
其后是城防兵马和官员差役,有巡更到此的,发现异状,赶紧上报。
官僚们动作没那么快,也是第二天才赶来,有精修易学的看到八阵图,顿觉其中有无数奥妙,赶紧令人将周围封锁,然后占据里面仔细揣摩参悟。
洛阳是旧党大本营,个顶个的学养精深,又精通朝堂党争之术,在确认此地为大堂万象神宫旧址,此时竟天现八阵图,仙气氤氲(冰雪消散),分明是天降异象,对小皇帝绍述之事有所感应。
当然不可能是褒奖,一定是批评。
于是乎,各种流言蜚语先传开,跟着便是试探性的文章发布,在后面便是朝堂清流上书言说,明里暗里的与新党新政展开斗争。
这却是陆泽先前没想过的变数,后来听到街上的传闻,想到北宋这群大头巾的作风,摇头无语。
这样也好,若什么都一帆风顺,哪里能显出小皇帝精明能干?
“闹吧,闹得越厉害,掀起的风浪越大,才越容易改天换地。”
大宋承平太久,老百姓都不愿意打仗,收复燕云什么的,早都抛到九霄云外。
所谓民心士气,看看前些年范纯仁、司马光提出归还河湟、米脂等地,将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收复的国土,白白送出去,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居然引来满天下百姓拍手叫好!
他们真相信如此可以消弭战争,换来持久和平。
赵官家一代代人宣扬的谬论,到此已经不可改易。
所以,北宋造反之难,皆因缺乏民意支持,难成大势。
……
外边风起云涌,陆泽这边继续岁月静好。
呆在洛阳豪宅内,弹琴品茶,自得其乐。
过些时日,陆续有各方面的消息传来。
萧峰带着父亲“尸体”北归,认祖归宗后,开始游历各处,尤其在幽燕之间胡汉杂处之地,做重点调查,把耽搁了大半年的那份报告慢慢填充,同时感悟颇多。
到冬月,他追着一行女直人北上,误打误撞的救了大辽皇帝耶律洪基,立下大功,因此获封高官。
萧峰以自己在南朝成长、熟悉敌情为由,自请前往南院——汉人枢密院任职。
(结拜什么的纯扯淡,耶律洪基六十了,且与萧远山为君臣,差着辈分呢。)
所谓南院不掌兵,北院不理民,南院大王什么的并无兵权,什么也干不了。
萧峰去南院,对皇权毫无威胁,也方便他游走燕云十六州,深入基层,访查民间疾苦,将此地汉儿的迷茫心态摸了个通透。
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复杂出身,接触的人知道后,也将他当成可信之人来倾诉,一来二去,短短数月,萧峰渐得民心,也明白了自己看过的那些书籍文章,到底是何用意。
若是大辽、大宋继续维持如此形态,夹在中间的数百万民众和自己,永远也无法摆脱身份认知的痛苦。
想要解决根本问题,便要重归大唐那种混一天下的局面,无论胡汉皆可同朝为官,共同为一个集体而奋斗,那样的天下大同,才有大伙儿的好日子过。
明白了一切,萧峰毅然决然开始行动起来。
而另一个想清楚的人,慕容复,也拖家带口来到了北方,在河北东路的沧州落脚,重新立下庄子,厉兵秣马,准备抗击廖军。
南北双雄,隔着一道狭窄边墙,遥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