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大宋守夜人 > 第八十三章 满庭芳

第八十三章 满庭芳

一时诸棚乐声大作。从宣德门前一直到南边百丈外的横街,街心每隔一段设一处灯山,中间都是搭成的高台。歌舞百戏,杂剧,击丸蹴鞠,高杆踏索,训兽马戏,药法傀儡,诸般奇术异能,竞相争奇。

横街口,开封府的衙役列成阵势,从街心以西放人进入,人流向北涌到宣德门前,再转过当中一座大鳌山,从街东往南,秩序井然。

崔白愕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周围的人都在用压倒现场嘈杂的大嗓门高谈阔论,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在汴梁城中重复,所有人都已熟识无睹。

但在崔白看来,这个几万平米的广场,如同一个长方形的油炸槽,无数的食材与气泡在滚油中上下翻腾,释放出高温与喧嚣。看似毫无规律,却又遵循着看不见的无数条线路各自运行,完全没有混乱的积累,炸锅的风险。

在不知不觉中,日头落到对面西阙的墙头以下,整个宣德门前广场上,光线突然一暗,广场中十数万人也仿佛听到了无声的命令,鼎沸的人声渐渐低沉下来。

就听得宣德楼中一声高呼,“上灯!”

一盏三尺大小的金鸾灯在宣德楼重檐下的阴影中绽放出光茫,随即沿着丝绦索道,向正对宣德门的灯山展翅飞下……

同时间,两翼的朵楼上,各有一盏两丈直径的巨大红纱灯球亮起,被滑轮升上十丈高的杆顶,将朵楼檐下梁枋的金碧彩绘映照得玲珑剔透,玉阙仙宫一般。

金鸾飞下的那一瞬,诸乐停止,万众无声。

众目睽睽之中,金鸾停到宣德门正中的鳌山之上,腹中却还有机关,展开的双翼一敛,鸾首扬起,一声清越的凤鸣响彻四方,鳌山上无数灯火同时点燃!

猛然间,数百处乐声大作,数万人同时张口狂呼,根本辨不出奏的什么曲调,也听不见喊的什么内容,巨大的声浪似乎汇集了天下间所有的声音,一浪一浪仿若散发着万丈光焰的实体,在广场上炸裂开来,又被宫墙与双阙所阻挡与聚焦,直冲云霄!

以燃烧般的鳌山为源头,灯火由北向南传递开去,一座座灯山,无数盏灯笼,火光一直延伸到百丈外的横街,在继续往州桥前进的同时,又沿着横街向东西向漫开,然后点燃无数大街小巷……不到半刻钟,整个汴梁城灯火煊赫,刚刚黯淡下去的天幕上,几片低云也被灯火映照,如几缕绯红的薄纱,衬着数点星辰在极高远处闪烁。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好古兄在一旁低声念道。

崔白正要夸他,终于有了几分燕京城才子的风采,却看他伸手一指。原来是宣德门前亮起的两块数丈高的贴金诗牌,字体缕空处蒙着红纱,被内藏的灯烛照亮,正是这十个字。

广场中无数的人,也都点燃手中提着的各式灯笼,人流就如熔岩一般,先往北涌,撞上宣德门宫墙向东,又折而往南,缓缓流动……

正对面贾太师家彩棚中有人高声道:“臣贾政道进新词一首,以贺新春!”喊话的人中气十足,百步可闻,却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小黄门代奏。崔白想想也是,这离着好几十步,又是人声嘈杂,没有专业的人声通信人员,老头子们喊破喉咙,官家也听不到啊。

宣德楼上栏杆里刚才宣旨的内侍声音更宏亮,“可!”

一时间诺大的广场上,人声渐止。只听到宣德门西阙下第一间彩棚外的露台上,乐声起。

随即亮丽的歌喉唱道:

“紫禁寒轻,瑶津冰泮,丽月光射千门。

万年枝上,甘露惹祥氛。

北阙华灯预赏,嬉游盛、丝管纷纷。

东风峭,雪残梅瘦,烟锁凤城春。

风光何处好,彩山万仞,宝炬凌云。

尽欢陪舜乐,喜赞尧仁。

天子千秋万岁,征招宴、宰府师臣。

君恩重,年年此夜,长祝本嘉辰。”

崔白习惯性撇撇嘴,这种马屁文章,除了臭,完全没有什么特色,倒是曲调还颇有可取之处。

王楷在一旁向好古兄解释,这一曲《满庭芳》,双调九十五字,相对于大曲中反复歌咏的好几“遍”,只是一“遍”而过,所双节奏舒缓,旋律悠扬。其中顿挫抑扬,一唱而三叹,如老枝曲折,正是所谓“慢曲”,所以这词牌又称之为《满庭芳慢》。

一曲罢了,宣德楼上又响起宣赦声,“太师雅奏,深孚吾心。赐太师玉璧一双!且待吾和之。”楼上仙鹤灯缀着一个黄缎小包袱飞下,直入对面彩棚中。

片刻后,宣德楼平座上又是一串红纱灯球升起。

“这是要唱御制词曲。”王楷解说道。

灯光下,一丰腴的宫妆娘子凭栏而立。好古兄拿着望远镜一望,道:“却不是苏大家。”语气中颇有遗憾。崔白一笑,也不去说他。难道间谍头子都是这么八卦的么?

乐声一起,也是《满庭芳》的调,却是比刚刚贾太师棚中多了数十管弦,光说音量,就大了不少。这时空没有电音设备,演奏要想传得远,还是要靠数量取胜。

宫妆娘子一开声,响遏行云。崔白看一眼她的身量,怕不是有五尺五寸,比自己都要高整整一头,果然共鸣箱还是尺寸大的好。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

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

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

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曲罢万众喝彩,哪怕是离着几百步远的人,虽没有听得清歌唱,但都看到了宣德楼上升起的那串灯球,知道是在唱御词,都不吝于拍皇帝老子的马屁。

“确是比贾太师写得工整。”王楷这家伙,大概是跟着崔白时间长了,居然也敢随口批评御制词曲。

崔白点点头。这词虽仍是应景的辞藻堆砌,但却比刚才那首,功力要深。先不论同用一韵,选字的音律协调就要高出一筹;只说“十万钩陈灿锦”、“更起维垣大第”,这些词句,要出现在别人诗中,不过三个字,“吹牛逼”。出自帝王口吻,却是写实,也生生拔高了整首词的格调。

“其实,官家的文采,不止于此。”崔白评论道,引得王楷侧目讶异。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还没写出来的作品,我会跟你说么?哼哼。”崔白心中暗道,却不看王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