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大军用了整整三天。
朱允熥原以为一天就差不多了,但毕竟是二十万人马,他头一回亲眼见到这么多人的时候,脑袋都有点发晕。
三天过后。
主帐中,来的所有高级将领围坐于一起,朱允熥则是坐在徐达身旁,并没有单独席位——他不算军伍之人,只算个过来参观旅游的。
美其名曰,督军。
冯胜冲朱允熥点了点头,道:
“皇太孙殿下随军出征北伐,路耗时一月有余,在通州又驻扎了三日,可还习惯?”
“若实在不行,您也可以去燕王府邸那边住着。”
“尽管燕王如今人在海外,但他府里的一应物件陈设、以及仆役,都还是在那的。”
朱允熥微微眯起了眼睛。
这老小子……怎么感觉话里有话啊?
他跟着大军一路过来,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该披甲就披甲,吃也是吃的大锅饭,与将士们同吃同睡,这事军中皆知,就连普通士卒里都有许多人跟他混熟了。
如今,冯胜却突然说什么,觉得太苦就让自己去燕王府里住着?
那他这段时间吃的苦,不都白吃了!
“冯将军好意,允熥心领了。”
朱允熥笑了笑,道:
“但既然是跟着长辈出来长见识,就万万没有躲在后方的道理。”
“师父也曾问过我,要不要呆在通州管粮草辎重,我不大愿意。”
“冒昧问一句——”
“再过几日,大军是否就要往北进发,寻找纳哈出的踪迹了?”
冯胜脸色一僵。
他本就不想让这位皇太孙殿下随军出征。
战场刀枪无言,若是受了伤,哪怕只擦破点皮都算出事,更别说常见的断胳膊断腿了!
但碍于朱元璋的面子,当时也不好反驳,只以为这么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孙应该是吃不得苦的。
谁能想到,九岁的朱允熥,居然熬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心生退意?
思忖片刻后,冯胜脸重新挂起笑容来。
他看向不做声的徐达:
“主帅,您这边是怎么安排的呢?”
“咱们二十万大军,总不可能一齐出征吧。纳哈出的踪影都还没找见,这要派多少人去哪里探查、斥候和卫所如何分配安排,您可有章程了?”
徐达点点头,道:
“重点派人侦查庆州那边的动向,看是否有大批人马出入。”
“我怀疑纳哈出就在庆州。”
“即使他本人不在,也应当有重要人物在。”
“庆州是元狗的重要战略地,背伏黑山,西依黑河,他们不可能将此地白白空置。”
“冯将军以为呢?”
这是徐达早就跟朱元璋商量过的策略,当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冯胜不置可否,但又换了个问题。
“那么,主帅决定派谁去探查庆州情形?”
旁边的朱允熥也很想知道。
历史,这第六次北伐是在洪武二十年的年初,主帅也不是早已病逝的徐达,而是面前的冯胜。
纳哈出的地盘很广,从松江以北,一直往西到草原,都有大块是他的势力范围。
破局之人是蓝玉。
可现在,蓝玉人估计已经到了倭国,正在跟朱棣斗智斗勇。
徐达会用谁呢?
“副将军郭英何在?”
一声高喝,座下有人站起身来。
武定侯郭英抱拳,道:
“末将在!”
徐达冲他点头致意:
“你可愿领八千精兵前往庆州,攻下此城?”
所有人都是一愣。
八千人?
纳哈出麾下部众数十万,这事早在出征前大家便都知道了。如今庆州有九成可能屯兵于庆州,如果有兵,数量就绝不会太少。
你只给人家八千人马,是不是有点太抠门了啊???
面对其他人的眼神,徐达巍然不动,只是静静看着郭英。
后者没有丝毫犹豫。
“末将,愿领命而往!”
徐达放声大笑道:
“好好好!”
“那本帅就再多给你点,一万人马,不论里头有没有纳哈出的兵,有多少兵,都要将庆州拿下!”
这是下了死命令了。
庆州位置极好,如果能占下,那大军想要往前推进更深,才有更大的把握。
正在众人心有疑虑之际。
在旁安静听着的朱允熥忽然开口。
“徐将军,我愿随武定侯一同前去。”
十几道目光同时转过来,齐齐望向朱允熥。
疯求了吧?
你一个九岁小孩,能坐在这儿就不错了,还要主动请缨?!
别说皇太孙了。
哪怕太子过来,今年九岁也不可能战场!
边,冯胜带来的一名亲卫撇嘴道:
“殿下,您也别怪俺们说话太直。”
“说难听些,您毛都还没长齐,抡得圆刀枪棍棒么?”
“您还是安心呆在通州吧,别想着拿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