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咱……别去了行吗?”
王安听说朱常洛又要去教坊司富春院,连忙一路小跑过来,试图劝阻,都快留下泪了。
天知道,他这几天过得有多惨。
上回去了一次富春院,那群盈朝众正都恨不得点了他的天灯。
走在北京城里转弯抹角遇到个读书人就挨骂。
什么“无耻之尤”,“阉竖刑余”,什么难听骂什么。
自己实在是受不了被人戳着鼻子骂。
跟太子挨了骂还上门道谢的性格不同,他可是受不了啊!
朱常洛看着王安的惨样儿,心中有些不忍,但旋即又立刻狠下心来。
他把王安放在了盈朝众正的对立面上,给他竖起了一个教坏太子的“坏太监”人设。
一方面是无奈,朱常洛自己确实需要一个替罪羊,吸引“民意”或是“官意”。
另一方面却是算计,朱常洛也的确不希望,也不敢让自己身边的太监,和盈朝众正走的太近,名声太好。
背着一个“坏太监”的人设,挨挨骂也挺好的——对朱常洛挺好的。
关键时刻能护得住就算非常对得起王安了。
自己身边或许可以有个忠正之人,监督自己,指出自己的过失。
但这个人绝对不能是王安,不能是自己的秘书。
嗯,其实这个位置给张凤翔不错,这样的忠臣,实属罕han见jian!
对,就是他了!
朱常洛边思绪散漫着思考自己的班底,边骑着马走向富春院。
今天的富春院甚是热闹,门口接待的龟公认出了朱常洛,忙将他进入了一处小院。
茶水伺候,朱常洛言语间打听,才知道富春院这么热闹,还是是沾着自己的光。
据伺候茶水的龟公讲,一首《雨霖铃》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来瞧。
朱常洛知道,虽然纳兰性德《雨霖铃》写得好,但也未必能够引来这么大轰动。
终究还是自己太子的身份,的确会引来某些知道消息的人来尝鲜。
朱常洛摇了摇头,这人啊,什么爱好的都有。
不多时,老鸨拿着瓜果点心进来。
言语中打听朱常洛荷包的深浅。
朱常洛不知她意图,自然是往多里吹,笑话,
家父朱翊钧,整个天下都是咱家的,咱手里还能没钱?
哦,我的上帝,内库里真的没银子啊,那没事儿了……
话里话外兜了十个圈,比跟郭正域那些清正们说话还费水。
富春院的老鸨终于说出了意图,原来上次来到富春院,点的那个姑娘还未**。
眼下也到了时候,本计划着这两天边寻个财神爷,梳弄了。
但朱常洛的光临,意外地捧红了杜十娘。
老鸨贪财,自然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杜十娘的身价抬到最高,大赚一笔。
也不知是太子爷听过曲儿的姑娘真有这么强手,还是老鸨唬人,漫天报价。
张口就是二百两银子!
要知道现在给自己讲学的老师,一年不过赚三十两银子。
当然了,人人嫌少。
那么江南的私塾先生开多少呢?
也不过五六十两罢了。
这杜十娘**,张口就要二百两银子,数十离谱!
朱常洛没有就地还钱,只是接着吹,直哄的老鸨心花怒放,说马上就请杜十娘再来给公子弹一首曲子方才罢休。
朱常洛心中好笑,笑话,这银子我要是出了,明天我就不姓朱。
小头进富春院、老鸨的口袋,大头进礼部、教坊司的清正们腰包。
我是冤大头吗,还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不多时,杜十娘来了。
上次朱常洛来只是逢场作戏。
首要目的还是激文官和万历爷,再给万历爷讲故事.
次要目的是跟戚家公子强行套一个喝花酒的交情。
俗话说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
都是顶好的交情。
喝个花酒,也勉勉强强?
上次朱常洛心里有事,倒是没怎么仔细打量杜十娘,甚至都没意识到面前的少女。
这次一看,啧啧。
这不错,上次那个出场bgm: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也不算完全的虚假营销。
废话,大明朝基本上都这时候结婚,家父朱翊钧,娶得皇后才十三!
两个念头在朱常洛脑海里交织搏斗。
这也许是“进修”过后的后遗症吧……
许是是有人和杜十娘说了些什么,知道朱常洛是捧红他的人,也可能是出大价钱**的金主。
杜十娘躲闪着朱常洛的目光,低着头,俏脸绯红。
有慌张、有害怕、有感激、有后悔,还有一丝丝莫名的情愫。
但更多的却是熟悉,糟糕,这不是我惯常扮演小白兔时候的表情吗?
朱常洛面色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多了几分游戏之意。
一边儿听曲儿,一边儿故作挑逗,想沾些便宜试探杜十娘反应。
结果却是半点儿荤腥也没沾着,反而是欲拒还迎,心底多了几分期待。
等出了富春院,走到街上,冷风这么一吹,朱常洛才完全清醒。
嘶——
着实厉害,就不知这妮子的欲拒还迎,是迎客技巧还是保护手段。
这着实引得我想一探究竟啊!
“王安,方才答应富春院出多少银子啊?”
“回太子爷,是三百两!”
“咱东宫还有三百两银子吗?”
“太子爷!”王安直接跪下了,心里想着,慢说是没有银子,就算是有银子也不能这么花啊?
堂堂太子爷去青楼给人家**去,这像话吗?
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
我这现在是出门挨骂,等您给杜十娘开了苞,我估计上街就能挨石头砸。
“咱最近东宫的花费是有些大了,总要找个机会赚点儿钱。”
朱常洛看王安紧张这样儿,点了点头,笑着道。
听了朱常洛没让他立刻拿银子,这事儿就应该还有转机。
我劝不住他,可他不是找了骂他不尊祖训的张凤翔来当老师嘛。
张凤翔劝太子爷,一准管用。
说曹操曹操就到,等朱常洛和王安回了东宫。
只听得小太监报道:
“给事中张凤翔求见,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