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尊万界轮 > 第六章 炼皮

破晓时分,群星隐去,朝阳将起。

李家药铺东厢房里,杨显早已醒来,准备开始例行的修炼。

大封不产煤油,得从海外进口,金贵得很。豆油烧起来,又有很重的烟熏,于是杨显干脆不点灯,就着昏暗的天光运动。

一番热身之后,感到四肢发烫,他从角落里掏出一个瓦罐,挖出淡黄色的油膏,仔细往身上各处涂去。

“按照林元庆给的‘大隋演武要略’中记载,我这几天尝试铺子里各种药材药性,好不容易调配出其中一种药劲刚猛的‘虎髓火膏’来。虽然因为主材是普通虎骨,不是大隋王朝的‘吊睛白虎’,火膏在效用上有失锐利。但我有人元丹在体内配合,壮养气血,补以冲和,修炼起来,效果未必就比别人差!”

想着,杨显缓缓放下瓦罐,摆出一个姿势。

“今天只要能保持淬体二十四式最后一个动作,达到一刻钟时间,就算完成小淬体,炼皮一关才是真正初入门径了!”

他轻吐浊气,右腿单脚支撑地面,左脚蜷曲缩在右腿膝盖上,臀部下沉,重心向后坐去。上身挺拔,脊背参天直立,左手拳心向上,缩在胸前,右手五指箕张,向上伸展。

整个人平衡发力,右手全力向上拔伸,仰面向天,意志放在掌心,喷薄出来,仿佛是远古先贤,在雷雨火电中质问苍天,要夺下一个结果来!

这本身是一个极难掌握平衡、消耗体力的动作,如果腰腹及小腿某些小肌群不够发达,绝对无法保持十秒钟。

但杨显,已经坚持了两分钟。

呼......哧......

呼......哧......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杨显感觉到腰、背以及腿上都出现了明显的酸胀与麻痹,腿上血管暴起,扑通扑通搏动着,仿佛随时要冲破皮肤挣脱出来。

汗水从额头如雨水般滑下,杨显低吼:“四分钟,已经是极限了,再下去动作就要变形,失去意义!‘机械’,给我开!”

杨显当即发动‘机械’,立刻感觉一股奇异的力量从脊柱传递而出,仿佛给全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装上了钢索,能够让他随心指挥运动。

十分钟后,杨显全身皮肤充血,宛如一只被煮熟的大虾。同时,虎髓火膏也开始发挥效用,如同万针穿刺的痛感席卷而来,让他心神战栗,险些要痛呼出来。

但他的身体,在‘机械’作用下,静静地伫立着,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是最完美的流线型,仿佛一尊油画里走出的雕像,诠释着肉体极致的优美。

十二分钟......

十三分钟......

十四分钟......

十五分钟,成功了!

杨显低声闷哼,收束动作,皮肤表面的涨红霎时退去,脸色一下苍白,汗水几乎要在地上形成一个小池塘。

他端起早就准备好的药汤大口饮用起来,极速起伏的胸膛也渐渐平复。

喝完汤药,静坐下来,腰部用劲,就听到一阵“轱辘轱辘”的声音从肚腹出传来,明显是靠腰背力量加速了肠胃蠕动,使得药汤快速进入消化系统,发挥出作用来。

他的神情不悲不喜,正襟端坐。渐渐地,声音退去,杨显脸色红润起来,张开眼感叹道:“武道修炼,何其艰难?

就说这炼皮,必须使用特制的药膏,涂抹全身,燃烧皮肤。再搭配二十四个超出常理的动作,每个都必须精准固定,相差一分一毫都不行。而且必须支持一刻钟时间,连续完成,才能完成小淬体。

而小淬体后,还有大淬体。要随心动念,将意志贯彻全身。先是从四肢、胸口、后背开始,最后再练到下阴、面孔等隐私、脆弱部位,拿捏全身上下八亿四千万个毛孔,做到随意开合,才算完成大淬体,炼皮大成。

我有着人元大丹增益气血、‘机械’神异控制身躯,进境都如此艰难。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勉强完成小淬体。难以想象,没有开挂的人生,将会多么前途惨淡?”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缓缓站立起来,走到墙边,从准备好的铁棒中挑出一根,两手一扭,拇指粗的铁棒瞬间被拧成麻花。

“很好,按我推测,完成小淬体至少得有五百斤的力量,不知道和这大封朝炼出劲力的武师们比起来,孰强孰弱。”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安心练功,杨显还收集种种信息,对大封朝武术界有了一定的认识。

大封一朝,对于练武的拳师,有着明确的三个级别。掌握不同的力量,也就拥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分别是:不入流、炼出劲力的武师和惊起四梢、打出整劲的武英。

别看九泉城街面上各路人物,各派势力,江湖与帮会间杂,你来我往十分热闹。

但这些打出些许名声的拳师,大多是不入流的货色。

而武师,则是炼出独门劲力,拳脚如狼似虎,每一下至少都有四五百斤的力道,已经能够力敌十人,足够开馆收徒。大部分都不再自己动手,而是专心培养下一代,属于武术界的中坚力量。

再更高一级的武英,整个大封都不超过两手之数,这九泉城还没人真正见过,只听说能够撕虎裂豹,力敌百人。而且养生延气,鹤发童颜,能活出两甲年华,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

杨显想到前天夜里三拳两脚就被收拾的某位“大师傅”,哂笑一声:

“不入流,实际上都不能算是拳师。全身气力散乱,脚步身形毫无章法,除了有些悍勇,动作灵活,敢打敢杀之外,毫无可取之处。好比那个陈世龙,说是林家最厉害的大师傅,但在我手里还是没撑过三招。”

“按我估计,人元丹至少还能支撑我一个月的修炼,那时候大概我已经在大淬体,力量至少千斤以上。只要不遇上武英级宗师,在这大封武术界,怕是无人可挡。”

此时天光大放,雄鸡伟唱,杨显收拾完房间,往前厅走去。

......

“你小子是属牛皮的?怎么才一个月,就越吹越大,长了快两个头!”

李继开正在用着早饭,见杨显走进屋里,便笑问道。

杨显拿了碗筷,用勺子在清的见底的粥碗里狠狠地挖了两下,也只是打起清水般的汤水,撇了撇嘴,回应道:

“是啊是啊,长得再大也不是靠你这白水喂起来的。”

他看了一眼大门口,阳光猛照,便放下碗筷,说道;“喏,差不多到时辰了,我去陈家送药。”

后面李继开还想说些什么,看着杨显已经走出门去,嘟囔道:“你个小娃子,少去陈世龙家,那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跑那么快干啥。”

杨显远远听到他的话,心下一笑:“没你这包药,我还真没借口去看看这个‘受害人’。”

巷子里道路湿滑,炊烟袅袅,杨显闷头走了差不多半刻钟时间,才来到深处一幢宅邸前。

这家有三层高,可以看出门口原本打扫得很干净,但现在落了些灰尘和落叶,显然这两天有些疏懒了。

杨显上前轻敲,脚步声从楼上传下来。在等候的空档,他在门口踱步,大门两旁的玻璃里,突然就闪出一个人影来。

其实李继开是个不错的人,性情温和,也愿意教真本事,但吝啬的毛病实在是令人牙疼。前后两进的家里,除了各种药材打理的井井有条,其他基本空空如也,甚至连一面镜子都没有,搞的杨显只能借着人家的窗户,打量起自己来。

玻璃上倒映出来的是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整个人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是身材匀称,宽肩细腰,显现出青春与活力。穿着略显紧身的半衫,下面是松垮的麻裤,裤脚挽的很高,露出白净的小腿来。

“嗒、嗒、嗒”,开门的是一个穿着旗袍的瘦弱女人,长相清秀,但脸色干黄满是倦意,头发胡乱扎着,明显是熬了大夜,没休息好。

“啊,是小杨啊。李大夫让你送药来的?”

杨显笑着回道:“是啊,陈太太,表舅今天日里有事走不开,就让我来送药。”说着把手里的药包递过去,看似无意地踩上台阶,往门里一看,问道:“陈先生怎样了?听说他的伤可不轻。”

充满男性荷尔蒙的身影压上来,让女人脸色一红,眼神有些躲闪,但身子却不由自主却跨出了门槛,接过药包倚在门上,对着杨显叹了一口气:

“唉,这个冤家,之前仗着身上有些功夫,整日整夜的和他那群师兄弟在外面鬼混,半年都不着家一趟。这次不知道是惹了哪路牛鬼神蛇,被人打成重伤。等到送回家来,已经是不省人事。幸亏李大夫妙手回春,才捡回来一条命。但也从此落下病根儿,下半辈子,恐怕是废了。”

说着,面露凄然。杨显连忙安慰道:“陈太太,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陈先生肯定会安全恢复的。诶,听说陈先生是林氏米业老板的保镖,很受林老板信任,怎么没见他们派人来慰问?”

女人一听,酸楚涌上心头,几乎要哭出来。

“你以为那些有钱人是什么好东西?那个冤家出事不过三天,我就听说林老板已经花重金,从金刀门雇佣其他好手,替了他的缺。也是,一个废人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用?”

说到这里,她连忙捂嘴,大概意识到有些过了,连忙点头谢过杨显,便匆匆关上门。

打探完消息,杨显站了一会儿,听见楼上传来女人低声的啜泣,转头就走。在回药铺路上,买了块甑糕填肚子,就听见街坊们议论纷纷:

“老吴,听说了吗,陈世龙那个杀千刀的被人废啦!”

“切,你才知道啊?我昨天就听我堂叔的儿子说了。这陈世龙是惹了‘白无常’,被他折断四肢,丢在水沟里等死!”

听见‘白无常’,杨显就脸色一黑,对九泉城老百姓的取名水平颇有微词。

“哎呦,要我老张说啊,这‘白无常’可真是个英雄,你看他出现这十多天里,多少个流氓恶霸都被处置了。”

“是啊,我早都发现了,最近街面上青皮可少太多了,我卖菜的时候都没人来收保护费了!”

“不过啊,就我听说,这‘白无常’估计要遭殃。”

“老吴你个乌鸦嘴,呸呸呸,别乱说!”

“嘿,你们老哥儿几个还真别不信。我妹夫的小舅子可是在警察厅门口摆摊儿的。听他说,警察厅上下都在传,要请咱们九泉城有名的拳师,‘火云鹰’苏启光来抓这个‘白无常’!”

“哎哟,这可坏了。咱们华通这片儿的老百姓才刚盼来个青天老爷,怎么就要折了?”

“唉,谁说不是呢?不过咱们命贱,没啥好说了。算了算了,我得先回家了,老婆子还等着我的棒子面熬粥呢。”

杨显边走边听,心下哂笑。

“我猜的不错,即使这陈世龙有些背景,但一旦失去价值,就被金主立刻抛弃,暂时不用担心什么。

至于什么火云鹰?大概率也是个不入流的。武师个个都是武馆主人、豪门教头,怎么肯为了我这么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大打出手?万一阴沟翻船,折了名声,可是得不偿失。”

“就是‘白无常’这名字实在太难听,下次出手我得留个纸条,写上‘玉面小飞龙’,留下个响亮名号才是!”

胡乱把甑糕塞下,杨显踏着灿烂的阳光,慢悠悠得走进1909年九泉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