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IS,KV,虎式?
听到赵刚的话。
叶凡不由笑了起来。
这些坦克或许在二战时期鼎鼎大名,威风赫赫。
但跟身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的96式,乃至在现代都可以排进世界前三的99a相比,那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的东西了。
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是两个概念。
事实。
也的确是两个概念。
二战时期以轻坦,中坦,重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坦克。
而区别的标准,就是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
战斗全重在四十吨以,火炮最大口径122毫米。
就是重坦。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重量。
超过四十吨,那就可以认定为重坦了。
火炮口径则标准不一,从75到122,型号不同的重坦火炮口径并不一致,没有固定标准。
而二战之后。
坦克升级换代。
出现一批新型战斗坦克,它们的火力、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昔日的重型坦克,又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缺点,战场适应性更强。
其中达到原本中型和重型标准的新型战斗坦克,就被称为主战坦克。
之后又发展出了第一代主战坦克。
第二代主战坦克。
以及第三代主战坦克。
今天叶凡开来的,就是第三代主站坦克。
而且是满足原本重型坦克标准。
战斗全重高达48吨。
火炮口径高达125毫米。
各方面全面碾压当前时代重坦的96式以及更先进的99a。
这也就不怪赵刚大惊小怪了。
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各方面的标准。
当前时代的坦克,当然无法与八十年后的第三代主站坦克相比。
“战斗全重为48吨,装备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可自动填充炮弹。”
“并列机枪7.62毫米,高射机枪12.7毫米,最大速度65公里每小时,越野速度45公里每小时。”
“2000米内击穿能力”
“800米内击穿能力”
“外挂反应装甲”
赵刚口中喃喃念叨着叶凡告诉他的96式主战坦克数据。
整个人都有些呆傻了。
实在是这些数据太惊人了。
远比他了解的各种重坦的数据还要惊人。
特别是那门125毫米的主炮,简直就是杀星。
就算是虎式坦克,也未必能抵挡的了这么凶猛的现代大口径滑膛炮。
“装甲呢,叶兄弟,这玩意的装甲有多厚,有没有那什么虎式厚?起码也比那小鬼子的97式厚吧?”
李云龙忍不住问道。
孔捷。
张大彪。
孙德胜。
魏和尚。
王承柱。
虎子。
也都是向着叶凡看去。
那些让赵刚震撼不已的数据,听在他们耳中却好似天书一般。
除了知道125毫米口径的主炮厉害的不像话之外。
其他的他们并没有太大感触。
因为完全听不明白。
不过他们都知道一点。
那就是装甲越厚越厉害。
小鬼子的坦克之所以是8陆军的恶梦。
不就是因为其装甲难以击穿吗?
这才让战士们吃够了苦头。
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眼前的大家伙,装甲到底有多厚。
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叶凡不由再次笑了起来:“老李,有多厚你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叶凡一把拉住了李云龙的胳膊,然后将他往坦克一扯。
远超常人的力量轻松就将李云龙提了起来。
下一刻。
当李云龙仔细的看了几眼之后。
眼睛猛的瞪大了。
脸闪过所以一丝不可思议,与极度的震撼之色。
“团长,你快说话啊,到底多厚啊。”
“是啊团长,你倒是说啊,就算不准,也有个大概吧?”
“哎妈呀吗,团长,你这是要急死我们啊。”
王承柱,张大彪,魏和尚等人纷纷开口催促。
叶凡松开李云龙。
李云龙这才回过神来。
然后眼睛好似铜铃一般的盯着叶凡。
“叶兄弟,这到底是多厚?”
李云龙的声音都微微又是嘶哑了。
因为他看到的一幕,太过不可思议了。
“500毫米。”
叶凡淡淡的说出了答案。
瞬间。
孔捷。
张大彪。
孙德胜。
魏和尚。
王承柱。
虎子。
包括刚刚还在喃喃自语的赵刚。
都是一下子停止了喃喃自语。
猛的抬头。
看向了叶凡。
一双双眼睛之中,都是充满了骇然与震撼。
“我的妈呀!”
“真有500毫米吗?”
“小鬼子的89式才17毫米,94式95式更是只有6-12毫米,就算是小鬼子最厉害的97式也才25毫米!”
“500毫米啊,那不是站在那里让小鬼子打,他们都打不动吗?”
孔捷的声音激动而又兴奋。
双手猛的拍在坦克。
不停的拍打着。
眼角都红了。
张大彪等人也全部长大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500毫米厚的装甲。
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哈哈,老李,老孔,赵政委,还有各位,回头打完这一仗,大家有的是机会参观甚至学习驾驶,现在咱们就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你们看,对面的山崎大队鬼子都等不及了。”
“咱们这就送他们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