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九百二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九百二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

六月三十日的真理报报道了平叛取得的辉煌胜利。

一篇题为“戡乱成功,和谈开启”的文章被放在显着位置。

文章提到了齐军在江户、长崎接连取得的胜利。

歼敌十万,威震东省。

“戡乱三年,在付出巨大牺牲后,所向披靡的帝国精锐们终于荡清叛逆,在东部行省取得决定性胜利,叛逆势力被消灭殆尽,贼首董邵伟于不久前被将士们击毙·····

东部秩序得到恢复,以不列颠为首的邪恶势力妄图干涉帝国内政,事实证明他们只是自取其辱。

据路边社消息,老乔治派出特使前往天心城,乞求与大齐谈判,以求恢复两国关系。

在英国人多次请求后,首相勉为其难答应了他们的议和请求。

考虑到英国人之前对大齐采取的敌对态度,议会决定将此次会谈地点定在东部行高官崎离岛。

紧随这篇文章其后的是一条关于粮食丰收的短讯,具体是这样写的。

“天心城科学院首席农学家、规划司司长方坳辙表示,今年夏粮增产已成定局!

夏粮面积稳中有增。

方坳辙介绍今年春夏大齐各藩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全力抓好稳产保供,应对不列颠等国粮食封锁,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出口总额达到2510.3亿齐元,同比增长1.1%。今年夏收农业再获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

“完全是杜撰,三流报纸,一句真话都没有!这般愚弄大众!该死!”

天心城某处宾馆,罗斯登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真理报狠狠扔在地板上,朝报纸上啐了口唾沫,使劲用脚踩了两下。

实木地板传来令人不安的吱呀声,片刻之后楼下响起不堪入耳的咒骂,大意是在问候罗斯登亲人。

罗斯登旁边站着的几个年轻气盛的反抗组织成员闻言大怒,正要下楼理会,被他们的领袖拦住。

“不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消耗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诸君,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诸君默然点头。

罗斯登望着狼藉不堪的报纸,不无感慨道:“议会那群蠢货,纵容张若渟恣意妄为,帝国迟早要毁在他们手中。”

一位部下低声询问道:“罗帅,咱们不能一直躲在这里,要走到大街上,唤醒民众····”

罗斯登瞪那人一眼,环顾四周,不紧不慢道:

“纸是包不住火的,等平叛失败的消息传遍国内,群情激奋,需要有人背锅时,议会就会狗咬狗了。”

他接过部下递来的雪茄,吸了一大口,吞云吐雾道:

“浑水才好摸鱼。先不要动,到时候再给局势添一把火。”

几位部下交口称赞。

“还是罗帅想得周全。”

“罗帅深谋远虑,佩服佩服!”

·····

“罗帅,我们何时动手,我回去好让兄弟们准备准备。”

周围安静下来,现场鸦雀无声,众人齐刷刷望向说话的小头目。

罗斯登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没露出不悦,只是笑吟吟道:

“快了,百年庆典那一天。要给张相一个惊喜。”

~~~~~~~~

东部行省战败的阴霾笼罩在人们头顶,久久不能散去。

帝国百年庆典迫在眉睫。

失败与荣耀并存于此,让人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张相和他的幕僚们极擅长丧事喜办,虽然这次压力空前。

长久以来,大齐是一个四亿臣民想象的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是否真实存在没有人知道,不过,这一百年来,在刘招孙和他的子孙统治之下,大齐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套用刘招孙的话,谁能掌握现在,谁就能掌握历史。

所以事实并不重要,别人要给你看的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天心城最权威的报纸说平定了叛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多半就是真的。

如果有民众对此还有怀疑,便可能会遭到猛烈围攻。

胜利让民众信任帝国,是盲目的信任。

军事以及经济上的胜利,以及由这种胜利产生的信任,让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这就是帝国运行百年的秘密。

如今,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东部行省脱离统治,数万精锐殒命战场,这场惨败,让凝聚力急剧下降。

这个想象的共同体还能继续存在吗?

或者说它从未存在过,只存在于首相和皇帝等人的脑海里。

刘烨和他的智囊团们正在考虑向不列颠议和,以换取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当然天心城的最新报纸在头版头条上还是写着:

“为了四万万民众,不屈服,不妥协,战斗到最后一人!”

有人说大齐的外交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表演,面向四亿民众的表演·····

其实不止是外交活动,即将举办的百年庆典也是个契机,一个是增强民众凝聚力的契机。

皇帝和张相都深谙此理。

参谋部的智囊们郑重其事向张相建言:

“必须让民众从战败的沮丧感中恢复过来,具体来说可以用盛大的演出和恢弘的叙述,让他们忘记失败,忘记经济上的凋敝。”

张若渟回复道:“可是我不想再与庆典有任何联系。”

~~~~~~~~~

皇帝让张相负责到底,刘烨同样认为,庆典能极大提升民众的信心。

这很符合大齐丧事喜办的传统啊。

“现在全国上下,弹劾我的人不计其数,各省总督都要求我下台,我有什么资格主持庆典呢?”

“不,皇室需要你,议会也需要你,四万万同胞更需要你。”

虽然张相被数次弹劾,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刘烨还是坚持把主持庆典的重任交给老头。

战败的情绪积累蔓延,正在越过堤坝,帝国需要一个替罪羊。

“在庆典当天,在民众情绪制高点,登上城楼,人们会原谅你之前做过的一切。”

首相诚惶诚恐,不敢多言。

“臣····臣···”

刘烨拍了拍首相肩膀,安慰道:“张相,你做事,我放心。”

~~~~~~~~~~

临近七月一日,天心城的居民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喜庆。

一百多年前的七月一日,是大齐建立的日子,极为隆重。

往年这个时候,皇帝会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宣布大赦天下,人们会清洁院落,装饰家居,悬挂国旗。

到了这天,不用天心城官员们号召,街道上到处都是盛大表演,摔跤比赛,歌舞比赛,花车巡游、燃放焰火等。

此外飞艇展览,燃放爆竹、烟火,放孔明灯,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除了天心城市民,各地民众也会自发地进行庆祝游行,各地退伍老兵会排练话剧,重现太祖刘招孙当年平定辽东的剧目。

更有剧团会组织刘堪与长公主对决的史实场景,天空中飞翔着巨龙和玄武——当然都是飞艇装扮的····

在纷繁热闹的节目中,在欢歌笑语中,各地民众翩翩起舞,随性演讲,来自东部沿海的精明商人们则忙着叫卖纪念品,各地议员不忘在此时向民众宣讲自己的施政主张·····

~~~~~~~

一个月后,皇帝刘烨率三十多名大臣组成的访问团,乘船启程前往欧洲。

此行计划与不列颠人妥协,希望英国人能给与大齐一大笔无息贷款,用以支撑帝国接下来面临的财政危机。

按照皇帝对外发布的说法,他这次去欧洲,主要是去走亲戚,准确来说是去伦敦见一见他的外公,垂垂老矣的老乔治。

不管如何,两个月后,皇帝一行顺利抵达伦敦,立即受到了伦敦市民的热烈欢迎,英国人用最高最隆重礼仪欢迎这位东方大国的君主。

毕竟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不列颠王国的齐国皇帝,虽然皇帝这次来伦敦是向他外公借钱的,然而,无论如何的确意义非凡。

在接下来三个月时间里,刘烨的足迹遍布伦敦、巴黎,苏黎世,斯德哥尔摩等地。

这是改变大齐的三个月。

刘烨率官员在伦敦参观,他看到了英国人的生活全貌。

刘烨的外公垂垂老矣,两百五十斤的身躯深陷在圈椅中,说起话来像一架漏风的钢琴。

齐国皇帝只好和首相詹姆斯交谈。

詹姆斯丝毫不顾及刘烨是老乔治外孙这层关系,开门见山提出了极苛刻的条件。

“伦敦方面希望贵国能给予地方长官更大的权力,包括大不限于立法权,军事防护权、执法权等。”

刘烨愣了好久,脸色有些不悦,随即用流利的英语道:“您是想让大齐四分五裂吗?不,准确来说,是分裂为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国家。”

詹姆斯不卑不亢道:“是的陛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来长期和平。”

不等刘烨开口,英国首相抢问道:“贵国想要和平吗?”

和平的代价是大齐分裂为十几个彼此不相干的部分。

“如果皇帝陛下同意,我国可停止援助虾夷国,同时降低对贵国关税,至少降低一半。”

“大齐需要钱。”

“这个不难,我会号召议会通过一条援助法案,向贵国提供一笔不低于四千亿齐元的低息贷款援助。”

刘烨连忙摇头:“我们不需要齐国货币。”

首相大人连忙向皇帝解释:“我知道,我知道,我刚才说的是,等价于四千亿齐元的援助,可能是黄金,也可能是白银。”

刘烨咬紧嘴唇,忐忑不安道:“低息贷款,利息多少?”

詹姆斯翘起二郎腿,吞下口雪茄,伸出三根手指。

“三厘?”

“不,是30%。”

~~~~~~~

尽管极不情愿,皇帝最终还是接受了和平决议。

皇帝对维持这样一个帝国失去了信心,是的。

曾经那样严苛的法律,对民众敲骨吸髓,恨不能将税收收到了七十年后。

帝国所有这些苛政都是以齐人不怕吃苦,苦尽甘来之类的理由借口。

按照某种理论,齐人现在吃下的苦,将来要欧洲人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按照大齐的宣传风向,一个人生活在大齐,所有的不幸,都能从万里之外的不列颠王国或是法兰西王国找到痕迹,换句话说,坏的,都是外国给大家造成的。

或许这套紧密的机器还能维持帝国继续前行,然而操纵机器的人,终究是累了。

当皇帝对自己所为产生怀疑时,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是像腐肉中的寄生虫那样,终日啃食,直到暴毙?

想不通这些,最后的崩溃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

刘烨回到天心城。

一切仿佛没变。

又仿佛变了。

按照大齐与不列颠达成的协议,接下来将赋予地方藩镇更大的权力。

刘烨不能与英国人对抗,他没有对抗的资本。

夜深人静时,他只能这样说服自己:

或许这片土地本就不适合大一统,就像盐碱地不能种植五花八门的庄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资源太过集中本不是好事情,放权是明智的。

然而在睡着后,他便梦到了列祖列宗,祖宗们使劲扯住刘烨耳朵,几乎用吼的声调警告这个不肖子。

不要自废武功,不要毁了大齐,

背叛大齐,等你死后,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刘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挣脱祖宗们纠缠,气喘吁吁道:

“大齐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只有放开权力,帝国才能长存,哪怕仅仅是帝国精神。”

根据与不列颠谈判内容制定的新法案,很快得到了推广。

很多人对此表示反对,更多人则选择支持皇帝放权。

大国崛起遥遥无期。

皇帝在法案开头这样写道:

“我们不需要一个死气沉沉,贪墨遍地的老大帝国,我们需要一个廉洁正直的政权,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有什么关联,大多时候是没有关联的。”

各藩纷纷自立,帝国进一步分裂。

皇帝下诏允许各藩高度自立,不对各藩事务进行过多干涉。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老乔治向皇帝许诺,只要完成新的改革,不列颠王国和他的盟友们会给帝国更多支持,用以渡过这段危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