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手机小说网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手机小说网 > 都市现实 > 千禧:我真不想当大导演 > 第215章 某位妲己横空出世

第215章 某位妲己横空出世

随着老教授的驳斥,事情一下从有学生找人代写,变成有人冒充燕影研究生。

焦点立刻从牧志行身上,转移到这位来历不明的“郭凡”身上。

老教授开始打量郭凡,“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学号是多少,导师是谁?学生证拿出来看看。”

“呃……我……我……”郭凡支支吾吾。

此刻的他还没有进化成“化缘大师”和“郭妲己”,目前只是个薄脸皮的初入社会者。

面对上位者的质问,心虚得肉眼可见。

林无攸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家伙跟他坐在最后一排。

自己是为了避免引起骚动才低调行动,这家伙是害怕被识破真身才低调行动。

哇哦,不愧是燕影,居然还能逮到跑来上课的假学生。

“这位同学如果你拿不出任何证明,我只能叫保安请你离开了。”

老教授下最后通牒。

郭凡心下一紧,他可以离开此地,但绝不该被“保安”丢出去。

于是,他开始紧急开动脑筋,用了一招无耻至极的祸水东流。

“我或许不是本校学生,但旁边这个戴帽子、戴口罩的家伙明显比我更加可疑。”

这个形容词听上去确实挺可疑,林无攸随大流地点头。

下一秒,他便意识到不对劲,因为在郭凡说完那句话之后,所有人都一致地看向自己。

“为什么看我?这跟我有什么……”

反驳的声音逐渐减低,他意识到一个显而易见、不容忽略的事实。

郭凡口中的“可疑家伙”或许、可能、大概率是他本人。

“……”

林无攸从未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跟燕影犯冲。

上回戴口罩被当做危险人物,这回戴口罩被当成危险人物,你们究竟有多不待见口罩?

给他正视下这个生活必需品!

此时此刻的教室才好似开水壶沸腾,吵吵嚷嚷、说什么话的都有。

“今天的课程才是正经八本的一波三折,编导系都该来看看才行!我回头必行写个小剧本出来。”

“哥们,你正常点,除非这俩人中有位大名人,否则这件事情就是个荒腔走板的无聊小故事。”

“如果教授一直纠结这俩人的话,咱们是不是可以不再改那篇该死的论文了?自从要分析林无攸之后,我从未如此讨厌这位学长。”

“……”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林无攸脱掉鸭舌帽,准备起身解释。

哪料,他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一直盯着他看的老教授倒是先出声。

“你……是林无攸吧?”

林无攸竟不知道是该先惊讶于对方竟然认出来,还是该困惑对方究竟是怎么认出来。

毕竟他的口罩可还没有摘掉。

好在老教授先解释了。

“上回你打扮成这样子来学校被保安逮住,我在那群看热闹的教授堆里。”停顿一下,他又特别不能理解地补了句,“你也是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最喜欢戴口罩的家伙,并且没有之一。”

听到他的前半句话,林无攸低下头来;听到他的后半句话,林无攸头低得更深了。

怎么会有人以同样的方式丢脸两次?

他恨完全离不开的口罩。

“抱歉,又一次让您看笑话了。”

“往好处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个运气。”老教授朝他促狭地笑了笑,“对了,你不该在好莱坞拍电影么?怎么忽然间回国了,还有空来上课?这可不像你的做派。”

林无攸:“电影拍完了,回来对接下工作,而且您说得好似我是个多么不靠谱的学生,我姑且也是燕影的优秀毕业生——”他随意朝外面一指,“至少校门口的横幅是这么写的。”

老教授被逗得哈哈大笑。

就在他大笑的空隙中,郭凡已经要放声惊叫,却被理智强行压制住。

“你、你是林无攸?”他指着远处黑板上的白粉笔大字——林无攸导演风格分析——不可思议地重复,“那个拍过《致命ID》、《爱》、《加勒比海盗》的林无攸》?那个奥斯卡和金棕榈都拿过的林无攸?”

“谢谢你总结了下我前半生的光荣历史。”林无攸扭头看向他,“以及我确实是林无攸,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摘下来口罩。”

事先说明,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他没有在人群密集处摘下口罩的习惯。

但郭凡傻乎乎、直愣愣地点头。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很想亲眼看见林无攸导演,他是我的偶像,是我朝着导演方向前进的动力。”

“……你知道就算你这么说的话,我也不能摘下口罩吧?”

林无攸幽幽回答。

“不!我没有开玩笑,您真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喜欢《知名ID》,当我在电影院看到它的时候简直被惊呆了,那个叙事逻辑太有趣,特别是最后的反转简直是神来一笔,当然《爱》也不错,只是有点……”

郭凡滔滔不绝地讲述。

旁边的老教授登时沉下脸。

郭凡视若未闻,他当然知道这有点不尊重课堂,但能见到林无攸的机会难得,他决不能肆意浪费,必须要展现出丰富的专业素质,争取给林无攸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回头才能顺利跳槽进“电影工厂”。

他去年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系,之后入职于龙国旅游卫视的《亚洲音乐中心》,担任节目的包装监制。

虽然名号乍一听很唬人,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更重要的是,郭凡不太喜欢做什么监制,他喜欢电影,喜欢科幻小说,有个将科幻小说变成科幻电影的梦想。

这也是他屡屡往燕影跑的原因,说不定哪天能碰见个慧眼识珠的家伙,给他个剧组中的职位当一当。

现在看来这么做还是有用,虽然没有等来慧眼识珠的家伙,但等来了可以让他毛遂自荐的大人物。

林无攸几次想张口打断,不是他不乐意听别人吹彩虹屁,而是旁边的老教授脸色已经黑成锅底,如果这位莽撞的小伙子再多说两句话,应该会得到对方近乎于咆哮地“滚出去”。

幸运的是,郭凡没有被老教授吼:不幸的是,郭凡被其他学生给吼了。

“你在做什么?”牧志行直接走过来,拽着郭凡往外拉,“你都不是燕影的学生,别在课堂上耽误时间!!”

其他学生与他配合默契,分成两拨终结这场灾难般的“讨好”。

一波人起身配合撤走郭凡,有个很损的家伙甚至直接用袖子堵住了郭凡还要叫唤的嘴巴;另外一拨人则是兴致冲冲地跟林无攸搭话,转移他的注意力。

“师兄,在好莱坞拍电影是什么感受?您认不认识妮可·基德曼?”

“您下部电影什么时候上映?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了。”

“这次会在学校里举办座谈会么?您的公司还招不招实习生?我可以做个完美的副导演。”

“那应该让我来做!”

“明明是我做!”

“……”

林无攸被吵得脑瓜仁直嗡嗡。

“呃,你们要不要统一下问题?我很乐意回答,只是尽量别让问题重叠。”

老教授欣欣然地打断:“用不着他们统一,你直接上台讲两句就行,他们会很乐意听见前辈的指点,反正这节课也要分析你的电影。”

林无攸有点犹豫:“可这是您的课,我不太愿意抢走您的风头。”

“从你出现之后,这节课的主人公便不再是我了。”

老教授都能想象到林无攸坐在台下,自己站在台上讲课的尴尬场面,他以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誓,不会有比那一幕更尴尬的场面,索性直接让林无攸上台。

这才叫“你好我好大家好”。

况且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在创作者面前分析。

影片分析是个极其私人化、带有强烈感官意味的事,在原作面前分析不光是自取其辱,还会引来对方“我是这么想的么?原来还能这么理解”的目光。

别问他怎么知道,但凡跟作者们接触的家伙都有类似体验。

一句老话说得好,当一部作品诞生并向外公布时,创作者的想法便变得不太重要。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中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金瓶梅》在引言中也有一句——著读《金瓶梅》而生怜悯者,菩萨也:生畏惧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仿心者,乃禽兽而。

所以,他最好在创作者面前安分些,决不能大放厥词。

……哪怕这创作者是他的学生。

……哪怕这创作者要叫他教授。

林无攸被强行推到讲台上,老教授则站在台下聆听。

环顾这座大教室中的诸位学弟们,林无攸其实没有太多知识或技巧可以分享。

他们中十有八九都是些没有经历过真正拍摄的“纸上谈兵”派,讲太多实战上的例子肯定无法真正明白,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

“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下关于电影配乐的心得,正好我的新电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创新。”他以此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我之前对配乐一贯是听之任之,不会将其看得特别重要,极少去定制配乐。”

“这点在《爱》里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我几乎没有怎么使用配乐,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剧情阴郁氛围感的操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我本人对此道不太擅长,但这种只适用于文艺片,大多数的商业片是需要听觉去烘托出电影的快节奏感。”

“电影又被称为‘可以打破墙’的艺术,极大程度地利用‘听觉’感知可以增加观众们的沉浸感,如果我们能够将配乐和剧情亲密贴合,甚至让剧情去配合背景音乐,让两者融为一体,那么对观众沉浸度和共鸣感的加持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他兴致勃勃地说了一通,但定睛一瞧,台下的学弟们一脸懵逼。

“……很难理解么?”

没有人回答。

课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林无攸忍不住看向老教授,对方也紧蹙眉头,好似他说了不能理解的理论。

这回他是真蒙了。

别人都能不明白,怎么专业人士也不明白?

您可是教授啊!

察觉到林无攸的质疑目光,老教授迟疑片刻:“我可以明白你的意思,但想不到要怎么去配合,这个完全贴合要怎么做到?不可能百分之百贴合剧情的背景音。”

听到他在这方面不理解,林无攸松了口气,非常有耐心地回答。

“可以有啊,只要请个作曲家陪着剪辑就行,让他根据剧情去进行配乐的构想。”根据自身经验,他还补充了句,“不过可能会需要再找个专业的管弦乐团,但依旧是个性价比极高的方案。”

你的性价比我的性价比,好像不一样,小小电影、大大剪辑,废呀废经费。

老教授放弃跟他继续争执。

“新电影对么?到时候我会去看的,现在还是将课堂交给我吧。”他重新抢回讲课权,差点就忘了这群天才是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老天爷赏饭吃的家伙能说些什么?

不过是那些神叨叨的“技巧”。

自己教得这群学生本来就不聪明,还是别被这种混世魔王祸害。

万一被带跑偏了,那可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于是,林无攸在站上讲台不到一分钟,又被狼狈地赶下去,老教授甚至没让他继续留在教室,反而是催着他去找谢主任。

“……”